業內人士分析,隨著新一輪電改方案逐步落實,市場進一步打開,再加上國內打造智能微電網的新興產業競爭激烈,我國智能電網發展空間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拓展。為此,2015年,國家電網公司計劃完成6類41項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工程建設任務。在未來的10年至20年將是我國智能電網建設的主要時期,對智能電網的投資規模預計會接近4萬億元。
未來隨著智能電網進入全面建設的重要階段和我國城鎮化建設的進一步推進,城鄉配電網的智能化建設工作會全面拉開,包括智能電網及智能成套設備、智能配電、控制系統等三大領域將迎來黃金發展期。智能電網建設從能源角度來說,還有利于優化能源結構,幫助國家從容應對能源戰略轉型帶來的挑戰。
目前,可再生能源發電日益成為新能源利用的重要途徑,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分布式發電接入配電網,傳統配電網的結構將發生變化。中科院院士電老虎指出,從根本上來講,優化是智能電網最本質的特征。因為智能意味著電網能自主自動完成更多的人工操作、避免更多的失誤、節省更多的時間、滿足用戶更多的需求。未來電網的發展,是研究如何做好電網優化。
電老虎進一步表示,未來電網將通過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進行調度,實現電力系統的完全閉環。此外,未來電網將是大電網與微電網的結合體,即超大型骨干網架和分布式微電網的結合體。大電網的堅強架構是微電網發展的前提條件。而微電網具有污染物零排放、接納清潔能源、超強調節能力的特征,能夠為大電網提供補充。
此外,電老虎提出智能微電網群的概念。未來微電網的發展,智能化是不變的趨勢。智能微電網群能自動實現發電、儲電、自用電以及與外部配電網交互電量的趨優化控制,優化微電網內部的保護系統,控制系統還能實現微電網與外部配電網“并網”與“離網”的干擾極小化。電力系統應當實現人對于用電需求的各種意志,并能自主進行事故研判和處理。未來的電網調度、遠程控制、需求響應的技術發展仍有更多的空間。 來源:中國投資咨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