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硬件載體,營造環境氛圍。在公司本部建立了創新工作室、職工書屋、榮譽室、道德講堂、電業史展廳等硬件載體,特別是警示教育室的設立,集正反事例對比的反腐倡廉教育、漫畫形式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凄慘真實圖片的交通消防教育于一身,給參觀者以教育和啟迪。該室旋轉的警燈,也為全體干部員工敲響了警鐘。同時在基層所站打造了以哈拉道口供電所為示范點的廉政文化建設陣地,創新工作室、榮譽板、道德講堂、圖書角、廉政文化展板等硬件設施建設,為基層員工提供了學習交流、接受教育的平臺。多年來,沒有發生違規違紀事件,在地方民主評議行風工作中,連年站優檔,營造了良好的廉政文化建設氛圍,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采取多種形式,筑牢思想防線。通過聘請講師團以實際案例講解等方式對廣大干部員工進行廉潔從業教育講座;“以案說法”廉潔教育進班組,增強了一線員工的法律意識和廉潔自律意識;通過展板展示和播放廉政動漫片、征集廉政格言警句、發送廉政短信、簽訂廉潔從業承諾書和責任狀等活動,踐行“干事、干凈”的廉潔理念;放置于桌上的“廉政提醒牌”,時刻提醒每位干部員工清白做人、干凈做事,使之潛移默化、入心入腦;“百善孝為先”、“和為貴”、“廉為本”等主題的道德講堂活動,使大家置身于傳播文明、崇德尚善的良好工作環境中,接受道德洗禮、感悟道德力量;“四零”(?0?2安全零違章、工作零失誤、從業零違紀、服務零投訴)黨員先鋒崗競賽活動的開展,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杜絕違章行為、增強服務能力、提升廉潔自律意識,實現“樹為民旗幟、創務實標桿、做清廉表率”的目標。一系列形式的廉政文化教育,筑牢了廣大干部員工的思想防線,為企業的健康發展營造了風清氣正的廉政文化氛圍。
融入中心工作,服務發展大局。在廉政文化建設中,以共產黨員服務隊為依托,圍繞中心,開展“強農、支農、惠農”特色服務,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樹為民服務旗幟、做廉潔從業表率,充分發揮“四特”(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負責)精神,贏得百姓和社會各界口碑,做到讓群眾放心、政府滿意。強農——助力農村電網發展。服務隊隊員冒嚴寒戰酷暑,奮戰在農網改造第一線,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打造了一個個惠民工程、精品工程,使電網布局更加合理、網架更加堅強,降低跳閘次數和事故率。支農——幫助農業興旺發達。在制定了保春匯、保夏澆、親情服務三個“八條”措施基礎上,又推出“三卡一評價”(便民卡、服務卡、連心卡、客戶評價表)和“一對一”貼心服務等新舉措,同時將“手機遙控機電井”的創新成果用于生產中,為農業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惠農——提升農民幸福指數。提出了“到達現場比標準時限提前1/3、安全生產零事故、客戶滿意率100%”的服務新標準,經常到集貿市場、機關學校、田間地頭、客戶家中宣傳安全用電、節約用電、科學用電常識,讓百姓感受到“電”帶來的便利,使農民感受到幸福和溫暖。
通過廉政文化建設活動的開展,豐富了活動載體,搭建了交流平臺,提高了干部員工的思想素質和文化品味,展現了廣大電力員工的良好精神面貌。環境建設的改善,振奮了員工的精氣神,提升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全體干部員工認真踐行“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和“誠信、責任、創新、奉獻”的核心價值觀,時刻把“廉潔自律”當做一面鏡子,“我的一言一行代表著松山公司的形象”,教育廣大干部員工樹立“企興我光彩、企強我榮耀”的思想,用心守護老哈河畔的萬家燈火,成為“為民務實清廉”的一面旗幟,為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來源:新華網電力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