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都西寧的大街小巷里,有一群人被市民群眾親切地稱呼為“紅馬甲”。他們身穿鮮紅色的小馬甲,胸前的黨徽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
這是國網青海電力“電靚夏都”共產黨員服務隊。自創建以來,隊員們在做好自己崗位上的工作之余,還經常主動深入群眾一線,解決百姓身邊的難題,受到群眾廣泛稱贊。
記者在西寧供電服務指揮中心看到,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全市所有的保修情況。當接到95598工單后,值班人員會根據用戶提供的用電地址進行準確定位,并實時將工單派送至“黨員服務隊”現場隊員的手機APP上。
接到通知后,黨員服務隊隊員將迅速建立應急搶修快速響應機制和快修服務體系,為用戶提供24小時不間斷故障搶修服務,做到快速響應、快速搶修、快速復電。
今年3月20日晚,值班人員接到了西寧市勝利路社區打來的電話,說是社區一位老人家中沒了電,“電靚夏都”共產黨員服務隊立即赴老人家開展緊急報修工作。
當隊員們進入到老人家時,只見地上堆滿了雜物,根本沒有落腳之地,墻上滿是烏漆的燒痕,老人帶著一頂破舊的毛線帽,嘴里輕聲地說著什么。原來老人是一位有些傷殘的孤寡老人,65歲的他只能依靠政府的救濟款來維持基本生活。
經過認真排查,隊員們發現是老人家里用電設備線路老化,已不具備使用條件。考慮到老人是“五保戶”,隊員們從備品配件庫中調用入戶線、插座、開關等物品為老人修復線路,還從“扶弱濟貧”專項資金中申請了資金再進行物品補充。
當老人打開電源開關的那一刻,昏暗的房間頓時亮堂了起來。“謝謝!謝謝!”隊員們離開時,老人站在門口用顫抖的手向他們告別。隊員們還給了老人聯系電話,讓他有任何問題就及時撥打服務電話。
“基層黨員干部是企業為用戶服務的具體‘操盤手’,也是黨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國網西寧供電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辛志剛說,公司積極發揮黨員示范作用,就是致力于為廣大市民群眾提供前置主動服務、差異個性服務、便捷熱情服務。
在辛志剛看來,企業黨建工作不能弱化,更不能流于形式化,關鍵在于要找準企業中心工作與黨建工作有效對接的“小切口”,探索切合實際的黨建項目化載體。
國網西寧供電公司以“把工作中的難題當作攻堅課題”為原則,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作為黨支部黨建項目化載體推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注重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發揮黨支部和黨員的作用,使黨支部工作真正融入中心、服務中心。
“比如在項目立項初期,針對點多面廣、危險點預防布控密集的各類工作現場,我們有效引導黨員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利用黨員先鋒模范的輻射作用,大大強化了工作現場安全風險管控。”該公司安全監察部黨支部書記李琳說。
李琳說,當黨建工作有了具體的載體,就大大增強了基層黨支部和黨員的組織存在感,就逐步形成了中心工作中有黨建、黨建工作落地在基層的長效機制。
在創新黨建工作的助推下,目前西寧供電公司在供電搶修、營銷服務等全業務領域已組建了6支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已達168名。
“我們不僅把黨員服務隊作為公司內部打造為民服務標桿、黨性教育融爐和電網先鋒旗幟的重要載體,更作為服務社會發展、傳遞黨和政府聲音、聯系百姓群眾的重要陣地。”辛志剛說。
數據統計顯示,僅2018年,上述6支共產黨員服務隊共完成1.7萬多次故障報修和231項重大應急搶修,實現接派單及時率100%、現場到達及時率100%,故障報修平均修復時長由2017年2.61小時縮短至目前的1.07小時,實現10小時以上停電故障“零發生”。
同時,黨員服務隊還積極以問題為導向,不斷加強學習,提高創新服務水平。今年2月以來,公司實現了首次應用噴火式無人機清除導線異物、首次開展配電網不停電線路遷改作業等青海配電網歷史上的“五個首次”。
黨建抓得好,企業才有凝聚力,發展才有新動力。辛志剛說,企業以服務用戶、服務群眾為落腳點,創新開展黨建工作,讓黨員成為企業密切聯系群眾的紐帶,也為企業發展增添了“紅色動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