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成都市敬業奉獻道德模范劉彥琴,就職于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成都供電公司檢修分公司。
她帶領團隊利用工作之余,先后自主研制出電力系統測溫裝置智能檢定平臺等7項創新成果,其中“基于儲能及智能控制大電流功率源”項目一舉奪得國網公司創新創意大賽金獎。9年來,獲得國家專利17項,發表核心期刊科技論文12篇,為提升成都電網安全運行水平做出了突出貢獻。

劉彥琴獲得四川省勞動模范
苦練技術打基礎
劉彥琴所在的成都供電公司變電檢修工區,是一個與高壓設備打交道、接觸各種油污、節假日都需要加班的地方。從擰螺絲刀、焊電阻、裝溫控儀開始……每項工作劉彥琴都要求自己做到完美,從熟練程度到工藝標準,無一不嚴格要求自己。

劉彥琴在220kV蘇場變電站進行測溫傳感器更換工作
2009年剛參加工作時,師傅蔣兆榮的嚴格培養令劉彥琴印象深刻:“疑難雜癥”叫上她、周末加班叫上她,從此劉彥琴開始奔波于各大變電站之間,忙碌于各種型號的測控裝置之間,劉彥琴的技術得到了快速成長。
短短一年時間,電測專業幾乎沒有她不能消除的缺陷了,她的手指也從纖細變得粗糙……但同時也練就了扎實的專業技術,2015年,劉彥琴被評為四川省電力公司“優秀技能人才”、“雙千人才”。
實干創新解難題
劉彥琴的班組承擔著成都供電公司所轄變電站內所有溫控儀的校驗工作。
2012年班組人少校驗量大,在尋遍市場買不到全自動校驗溫控儀的設備時,班組決定自己研制一臺溫控儀全自動檢定系統。工作再忙,溫控儀的校驗標準不能降,憑借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現場經驗,劉彥琴在嘗試了多種算法后,攻克了圖像識別的難關。
她編寫的圖像識別軟件可以在1秒內識別市面上多達35種溫控儀的指針讀數,通用性極強,更為可貴的是識別精度達到0.2%,遠遠超過肉眼的識別精度。
歷時11個月,大名鼎鼎的“小機器人”——電力系統測溫裝置智能檢定平臺歷經重重困難研制成功,讓班組員工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檢定效率提升64倍,同時還將校驗精度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該項成果還榮獲四項國家專利以及國網公司職工創新成果二等獎。

劉彥琴在變電站做試驗
參工以來,劉彥琴始終保持著在困難面前善于思考、勤于動手的執著勁,帶領班組研制出7項創新成果,獲得國家專利17項,其中“基于儲能及智能控制大電流功率源”獲得國網公司創新創意大賽金獎,為提升成都電網安全運行水平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