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繼續攀升,已超過6.5億千瓦。發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連續十年位居世界第二位。
????但是,在顯眼的業績和基本平穩的電力供需形勢下,我國電力工業的發展仍存在5大軟肋,不容忽視。
????軟肋之一:人均裝機水平仍嚴重偏低
????“目前我國電力工業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還不能夠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眹译姳O會主席尤權說。
????事實上,盡管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現在我國發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都增長了近10倍,且總量高居世界第二,但人均擁有的發電裝機水平卻形成短腿,且仍有一些偏僻地區無法用電。
????據專家介紹,截至目前,我國人均裝機僅為0.5千瓦,一些地區僅為0.3千瓦左右。這一人均裝機水平僅相當于發達國家的1/10。
????軟肋之二:電網建設投資“欠賬”
????數據顯示,我國近年來電網建設投資不斷加大,以國家電網公司為例,2006年完成電網投資1760億元。但總體來看,國內電網建設滯后的弊端仍未扭轉。
????根據電監會負責人此前透露的數字,我國電網投資只占電力總投資的30%,低于發達國家50%的水平,輸配電建設滯后于電源建設的現象十分嚴重。
????不僅如此,“目前國內局部地區電網結構薄弱的問題仍很突出,存在‘卡脖子’現象?!彪姳O會主席尤權說。
????軟肋之三:部分地區電力“吃緊”
????從數年前頻頻發生“電荒”至今,我國的電力裝機容量連續多年高速增長,到今年一季度已超過6.5億千瓦,缺電現象明顯減少。
????但來自電監會的判斷顯示:我國電力供需基本平衡的態勢還比較“脆弱”,南方電網區域尤其是廣東電力供應緊張現象至今仍比較突出。
????軟肋之四:電力發展質量“堪憂”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以火電為主的電力工業結構使得我國電力生產的能源消耗巨大,也造成了大量污染物,導致了嚴重的環境問題。
????據了解,我國電源內部結構不盡合理,火電比例過高,約占發電總容量的78%,可再生能源發電及核能發電比重較少。
????“這樣的結構加劇了煤電油運緊張現象,導致環境問題日趨嚴重,必須進行優化調整?!彪姳O會一位負責人說。
????軟肋之五:用電“結構之傷”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萬元GDP能耗下降了1.33%,但萬元GDP電耗卻上升了2.75%。
????數據同時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5%。其中,占工業能耗70%的六大高能耗行業增幅達20.1%,同比加快3.6個百分點。
????“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用電能耗過大,增長過快的結構,既不符合國家節能減排政策要求,也不利于提高電力工業的發展質量?!眹译姳O會主席尤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