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但發電設備企業仍需防患于未然,密切關注市場變化。
????行業凸顯四大問題
????首先,受“上大壓小”政策影響,發電設備行業生產小機組的企業訂單明顯減少。
????自今年年初國家針對電力工業提出“上大壓小”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在國務院轉批國家發改委、能源辦《關于加快關停小火電機組的若干意見》之后,各地區、各部門都展開了緊鑼密鼓的“上大壓小”工作。受此影響,發電設備行業中生產小機組的企業(包括生產小型電站鍋爐、小型電站汽輪機和發電機的企業)已出現了訂單明顯減少的現象。國內一家為6萬千瓦以下火電機組配套生產汽輪機的公司,其2007年1季度報表反映出本年累計訂貨量同比減少了15.4%。
????其次,大型鑄鍛件受制于國外,或將長期困擾發電設備企業。
????由于國內加工能力不足、成品率低,產品質量方面也存在一定問題,國內企業生產的60萬千瓦以上發電設備所使用的大型鑄鍛件(如汽輪機缸體、轉子,發電機護環、轉子、大軸以及水輪機凈板、轉輪大軸等),絕大部分都一直委托國外加工制造,或者直接從國外購買。近年來,鑄鍛件不但加工費用越來越高、價格越來越貴,其供貨數量和交貨期也日益受制于國外,成為國內發電設備企業短時期內不易解決的難題。
????此外,主要原材料價格高位震蕩,致使電工行業成本上升但利潤率下降。
????今年以來,電工行業大量使用的主要原材料銅、鋁等有色金屬以及硅鋼片等的價格一直處于高位震蕩狀態。以銅為例。盡管從國際上看,2007年其供應量及國內供應商的進口數量均有所增加,但由于需求的同步增加,市場價格始終未能擺脫60000~70000元/噸的高位。主要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造成電工行業成本上升,利潤空間受到擠壓。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對發電機、汽輪機、水輪機和電站輔機行業25家骨干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今年1季度,這25家企業的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76個百分點。
????最后,擴大進口及進出口關稅調整給電工行業帶來的影響和沖擊也不容忽視。
????在今年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擴大進口的政策措施中,去年剛被列入《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2006年修訂版)》中的很大一部分電工產品,如火力發電設備、水力發電設備等,被列入了擴大進口的范圍。這將對電工行業帶來不小的沖擊。
????近年來,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及自主創新,國內發電、輸變電設備生產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國內產能已經能夠滿足國內的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過剩”。 目前國內電力建設發展很快,供需基本平衡,2008年后發電設備制造企業可能出現任務不足、能力過剩,產能閑置的情況。擴大發電設備進口,無疑會使這種情況更加嚴重。
????因此,從目前發電設備行業的實際情況看,擴大進口的重點應放在國內尚不掌握的先進技術、尚不能生產的大型關鍵件以及國內不能滿足需求的有色金屬原材料上。
????產量或超9000萬千瓦
????筆者從最近召開的全國發電設備企業生產經營研討會上獲悉,雖然企業新接訂單正在減少,發電設備骨干企業2007年已排產任務與上年實際完成量相比雖略有下降,但總體來看,今年的生產任務還比較充足。其中發電機排產8678.1萬千瓦(火電7644.9萬千瓦、水電1033.2萬千瓦),為上年實際產量的89%;電站鍋爐排產8444.7萬千瓦,為上年產量的90.2%;電站汽輪機排產9079.6萬千瓦,為上年產量的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