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帆領航? 超前占領技術高峰
??? 2009年,國家電網公司啟動電力用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重慶電力公司成為第一批試點單位。重慶電能計量中心超前謀劃,率先與ADI公司合作開展了國內首次典型低壓配電臺區電力線載波傳輸環境綜合測試。“低壓電力線載波通信性能的優劣關系到整個國家電網公司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可靠運行,是該系統建設成功與否的關鍵。”侯興哲如是說道。
??? 早在2007年,該中心就開始了對“電力線載波通信測試系統的研制”。當時,由于國內外并無類似產品,該系統研制難度比較大,項目組成員在侯興哲帶領下,頂著“時間緊、難度大”的壓力,經過了調研、相關課題研究、技術方案制訂、與通訊公司聯合試制等幾個階段,最終于2009年4月成功研制出該系統,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現已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該設備的研制填補了低壓電力線載波通信測試裝置領域的空白,為以后推廣使用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奠定實驗室測試基礎。
??? 另外,該中心還開展了國內主流載波芯片對比的一系列測試,對載波通信性能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各載波芯片廠家的通信優缺點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 該中心對低壓載波通訊系統一系列深入而廣泛的研究,為今后載波通信技術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該系統的成功建設添磚加瓦。
??? 未雨綢繆? 軟硬件升級換代
??? 2010年,國家電網公司大規模推廣試點運用智能電能表,重慶計劃在3到5年內全部安裝上智能電能表,重慶公司總經理單業才也在今年“兩會”工作報告中要求年內完成10萬只智能電能表的安裝,然而隨著公司啟動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今年的建設目標達64萬只。
??? “因為智能電能表涉及很多新技術、新知識,沒有范本可以借鑒,我們只有加強學習、積極探索,提前做好智能電能表推廣應用的技術準備工作。”侯興哲如是說道。在這些目標和任務面前,該中心變壓力為動力,密切關注著智能電能表的發展情況,積極參與國網公司智能電能表標準制定及推廣工作,爭取在第一時間掌握智能電能表最新技術動態和實施進度。經過大量調研,該中心在充分學習理解國網公司標準的基礎上,結合重慶市電力公司營銷業務需求及電能表應用現狀,制定了《電能表應用選型方案》、《電能表技術標準及檢測規范》、《采集設備技術標準及檢測技術條件》、《采集設備選用方案》等一系列低壓集抄工作管理控制規范,提前做好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技術工作。
??? “今年年初開始,我們就對校驗臺進行改造升級,5月初改造完畢,達到了智能電能表校驗要求。”電能計量部主任周孔均介紹道,原有的檢定設備遠遠不能滿足檢定智能電能表的要求。
??? 通過分析比較,新購檢定設備需要約670萬元,而改造設備只需105萬元;如果利用正常上班時間進行改造,將影響計量中心產能量達14萬只,接近計量中心一個月的產能;另外,重慶電網正處于第二次農網改造的關鍵時期,對電能表的需求量特別大,正常情況下計量中心只有實行兩班工作制才能滿足各供電單位對電能表的需求。為了節約資金、時間、場地,提高工作效率,經反復研究,計量中心決定利用春節長假對檢定設備進行全面改造。然而設備的改造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完成的,為了不影響正常工作,該中心利用夜間設備停運期間進行改造,終于在5月初改造完畢。這次大規模的設備改造,在國網公司系統內尚屬首例。
??? 除了對檢定硬件進行升級,今年上半年,該中心還完成了電能表編程系統調試、計量檢定數據系統調試等系統的軟件升級,校驗智能電能表的軟硬件基礎設備得以革新換代,為智能電能表投放前的校驗做足了準備。智能用電小區試點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預計在6月30日竣工,該中心利用改造后的校驗臺對試點項目所需智能電能表進行校驗,共校驗智能電表1507只,提供互感器224只,確保了試點項目的施工進度。
??? 撥開迷霧? 實驗室能力提升
??? 智能計量的發展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隨著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深入推進,終端等采集傳輸設備以及智能電能表等計量器具的檢定量將大幅提升,人員的不足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該中心戶內檢定室副主任李林霞如是說道。由于智能電能表檢定項目增多、并且需要逐只編程,檢定時間比普通電能表增加較多,導致每天的單相表檢定輪次由原來的5輪減少到4輪,即智能電能表檢定效率較普通電能表下降了20%。為確保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穩步推進,該中心正著力籌備新招入一批檢定人員,為大批量檢定的到來做足人員上的準備。
????今年是國網公司大力推進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的第一年,重慶市電力公司高度重視,對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做了統一部署。該中心承擔著智能計量器具的質量檢測工作,以確保智能計量器具在實際應用中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在電能表大規模推廣應用效果和整個采集系統建設環節中起著關鍵性作用。
??? 盡管該中心做了大量前期技術和人員準備工作,但由于智能電能表標準出臺不久、廠家研發制造時間短、產品缺乏大規模掛網運行經驗,不論是生產廠家還是計量中心,都對其質量狀況抱有謹慎態度。然而智能電能表的可靠性是難以通過短時間的實驗室試驗得出結論的。
??? 作為重慶電網的技術服務中心和技術開發中心,該中心將如何在智能計量上探索出一條道路?“加快實驗室建設、提升實驗室能力是我們的開路法寶。”侯興哲向筆者娓娓道來。為早日實現智能電能表的穩定、可靠,提高重慶電網智能化建設水平,加強智能電能表質量檢測控制是該中心今年下半年的工作重點。
??? 智能電能表質量控制工作采用實驗室測試和現場運行表計抽樣檢測等方式進行。該中心將利用國家電網公司電能計量器具性能評估實驗室已具備的先進設備,發揮其技術強項優勢,對所有供貨產品開展嚴格的質量檢測。同時,為進一步提高、完善實驗室檢測能力,該中心經過大量調研、論證,于今年上半年完成了3米法電波暗室及相關測試系統建設,標志著國網公司系統各網省公司中首個具備完善的電磁兼容試驗能力的實驗室即將建成,屆時,該實驗室能夠在智能電能表可靠性測試、可靠性預測等方面對其質量狀況進行評估全方位,智能計量器具的質量檢測將不再是難題。
??? 智能計量是未來計量發展的新方向,“智能”二字賦予了計量工作新的內涵和更高的要求,探索智能計量之路任重而道遠,該中心站在新的起點上,將投入更大的研發力度,發揮科研帶頭作用,沿著創新之路大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