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內外“大顯身手”
在世博浦西國家電網館參觀的游客都會在智能家居展示區看到一種“智能電表”,這種新型電表上列出了用電綠色指數、用電明細、耗能分析、分時電價等多項數據供用戶查詢,人們可以根據數據及時作出調整,制訂更省錢、更環保的用電方案。比如,在用電高峰、家用電能告急時,住宅小區里一些不急用的公共設施就會暫時停電;同時,每戶家庭也可以成為一個電能“交易站”,用電的同時還能“生電”,家里若裝有風能、太陽能發電設備,用不完還可上傳至公共電網。
據了解,上海世博園區內的智能電網是我國第一個該領域的示范工程。其內容包括新能源接入(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崇明太陽能光伏、世博場館太陽能光伏)、儲能系統、智能變電站、配電自動化、故障搶修管理系統(TCM)、電能質量監測、用電信息采集、智能用電樓宇與智能家居、電動汽車充放電與入網等9個子工程。該工程創造了多項紀錄,包括單體容量世界第一的650Ah鈉硫電池,中國第一個電動汽車充放電站,中國電力行業第一套故障搶修管理系統(TCM),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100MW)是亞洲第一個并網運行的海上風電項目,上海崇明島前衛村光伏電站(1MW)是中國第一個光伏上網示范工程等。
上海電力公司技術人員表示,通過這個工程,目前智能電網在世博園區內外正大范圍地被使用。在園區內,智能電網將清潔能源引入世博園,幫助實現節能減排,共同創建“低碳世博”;建設了與國家電網館一體化的全地下110kV蒙自變電站,是世博園的“能量之心”;遇到故障時,配電自動化系統將自動處理,大幅提升供電可靠性,確保世博園各個場館展示的順暢;同時,對園區內各電壓等級的電能質量可進行實時監測。而在園區外,智能電網技術故障搶修應答管理系統(TCM)還應用于浦東新區以及黃浦區、盧灣區。
今年夏天,上海出現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罕見的連續高溫天氣,市內的電網持續高負荷運行。據介紹,
比如電網故障導致大量居民用戶停電后,報修電話不斷涌入95598熱線,TCM系統屏幕上能顯示故障位置、性質和搶修資源等,并將信息上傳數據庫,它還能自動合并同一地區用戶搶修任務單,并顯示當前停電設備搶修情況,大大提高電話呼入接通率和客服的工單處理效率。上述人士表示,使用TCM系統,95598重復派單率可降低10%。“2009年95598接到報修電話49.16萬次,10%就是近5萬次。迎峰度夏期間,一旦出現整幢樓停電,TCM系統可有效過濾密集的重復報修信息,大大提高搶修效率和準確性。”
除了在電力系統內推廣智能電網,目前上海電力公司已在推廣每家每戶可安裝的智能電表,并在浦東新區進行了試點,有望在2014年全面使用。
2012產業規模沖上500億
借由世博會智能電網工程的推廣,上海正準備推動本地智能電網產業的快速發展。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與傳統電網比較,智能電網更加清潔、高效、安全、經濟,是建設未來智能城市的重要基礎,今后上海將重點發展新能源接入與控制、電力電子應用及核心元器件、電力儲能、智能輸變電設備、智能配電網與用戶端、高溫超導等6大關鍵領域。到2012年,全市將力爭培育3至5家智能電網行業的龍頭企業,形成有競爭力的智能電網產業集群,使產業規模達到人民幣500億元左右。
日前,上海市政府與國家電網公司正式簽署《智能電網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加快國家電網公司上海智能電網研究與發展中心建設、加快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推動電力光纖設施建設服務三網融合發展、推動鈉硫電池產業化、進一步擴大和完善智能電網示范應用等五個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對此,上海市市長韓正表示,發展智能電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是上海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也是實施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舉措。
據介紹,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會同有關部門,已組織制定和發布了《上海推進智能電網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0-2012年)》。按照“發揮優勢,超前布局,示范帶動,分步突破”的總體思路,將在國內率先建設智能電網三大基地,即智能電網功能示范應用基地、智能電網關鍵技術研發基地、智能電網核心設備產業基地。通過智能電網的示范應用和建設,可以使電力系統更加堅強、更加安全、更加綠色、更加高效、更加開放、更加兼容、更加優質、更加經濟;通過積極參與智能電網標準制定和關鍵技術研發,還可以縮短和趕上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而通過加快智能電網相關產業的發展,也可以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帶動上海產業向更新、更高的目標前進。
另外,上海市信息化委員會將專門成立智能電網產業辦公室,用以協調促進上海市的智能電網產業發展。上海市信息化委員會裝備處處長董親翔介紹,智能電網產業辦公室將由信息化委內的裝備處、電力處、電子信息處、軟件服務處,以及信息化委外的上海電力、上海電氣、上海電氣科學研究所共同構成。辦公室主任將由董親翔擔任,副主任由上海電力相關人員出任。據悉,目前上海市智能電網產業辦公室的設立還在等待批復。
“由上海電力和硅酸鹽研究所共同組建的研發基地已將鈉硫電池技術推進到了產業前沿,我們正考慮采用市場化方法引入一家強有力的制造企業,大規模推廣鈉硫電池。”董親翔表示,鈉硫電池為一種新型的充放電池,具有容量大、體積小、能量儲存和轉換效率高、壽命長、不受地域限制等優點,非常適合電力儲能。
國家電網華東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帥軍慶指出,根據國家電網公司公布的智能電網的發展計劃,智能電網在中國的發展將分三個階段:2009年至2010年是規劃試點階段,重點開展堅強智能電網發展規劃,制定技術和管理標準,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設備研制,開展各環節的試點;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設階段,將加快特高壓電網和城鄉配電網建設,初步形成智能電網運行控制和互動服務體系,關鍵技術和裝備實現重大突破和廣泛應用;2016年至2020年是引領提升階段,將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技術和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