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宜賓頻道消息(陳剛) 劉天榮,男,58歲,宜賓市輕紡供銷總公司辦公室主任,家住該公司單位宜賓市翠屏區學盛街單位宿舍,協助物管管理學盛街、衣服街宿舍水電氣收費工作,被住戶戲稱為“水電氣辦”主任。
4月1日,劉天榮來到宜賓電業局客戶服務中心,笑嘻嘻地握著客戶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肖曉蔓說:“單位兩個宿舍智能電表安裝以后,我終于可以安安心心退休了”!
劉天榮(戴眼鏡)正與工作人員一起看智能電表 交費大戰 談到他所以前他管理的兩個宿舍用電問題,劉天榮有一肚“苦水”。他說,作為辦公室主任協助物管搞好水電氣收費工作,別人開玩笑說是不務正業,他平時時間有近三分之一是耗在宿舍水電氣問題上,有時可以說影響了正常的工作生活,搞得很疲憊。 劉天榮說,學盛街、衣服街宿舍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修建的,學盛街宿舍有48戶住戶,衣服街有50戶,都是合表用戶。 老劉老兩口、女兒、女婿,四口人住在學盛街宿舍,約87平方米。由于是合表用戶,每月電費都是小區住戶平均分,老劉一家有時一月最高近四百元。 2008年7月,天氣炙熱。不少住戶啟用空調,由于老建筑線損大,造成學盛街小區合表電費近一萬元,同比增長50%。住戶對物管平攤電費意見大,互相猜忌,造成鄰居不和,拒交電費。由于拖欠電費,供電部門不得不依法停電,給住戶造成不便。住戶們信賴老劉,請老劉出面協調,經單位、居委會、供電部門多方協調,終于在二天后恢復用電。 小區一般每月15日查電表,20收電費。收電費就是斗爭會,小區住戶互相揭短,發生口爭,最后大動干戈。這時候,住戶們總要第一時間來找老劉調解。 2009年上半年,老劉的女兒在宜賓市南岸魯能C街區購了房,搬出了學盛街宿舍。下半年,小孫女出世。為照顧小孫女,老劉與妻子暫時回到了女兒家。可小區每月的交費戰爭有時仍在進行,老劉每月仍來學盛街宿舍當“包青天”判案。10月一天晚上8點多鐘,老劉與老伴正在幫小孫女洗澡,突然接到單位領導電話,說學盛街宿舍住戶因交電費又打架了。魯能C街區離老城區學盛街宿舍有三、四公里,老劉只得急沖沖打的往老城區學盛街宿舍趕去調解。 單位領導被折磨得沒法,只得下發通知,告之住戶誰拒交電費,造成小區停電,誰承擔責任。交費大戰才暫時告一段落。 火燒連營 同時,線路老化,電壓不穩,易跳閘,用電不安全問題,一直困擾著小區住戶。 2009年8月,學盛街宿舍住戶涂大爺家啟用空調,因負荷過大,引起線路短路起火燃燒,多虧發現及時撲滅才避免了較大損失。 為了減少線損,提高電壓,用的住戶挺而走險,私自請電工,直接從總電表空氣開關后端牽線到住所。2010年6月,學盛街二單元過道突然發生大火,二單元16戶全部停電。宜賓電業局共產黨員服務隊、119消防官兵趕來,撲滅了大火。經查,是二單元某住戶私搭亂接線路跳閘所致。 住戶們在學盛街、衣服街宿舍居住找不到安全感、幸福感,紛紛托老劉找單位,乃至主管部門市經委,要求改造線路,安裝一戶一表,甚至有的住戶愿意個人出資改造。 但2010年以前,由于歷史原因,宜賓市老城區配網相對落后。經宜賓電業局客戶中心工作人員多次查勘認為,學盛街、衣服街公用變壓器容量小,主線路線徑小,無法增容。經宜賓電業局批復,列入線城網改造。2010年下半年,宜賓市正式啟動戶表改造工程。2010年12月,宜賓電業局工作人員進場對學盛街、衣服街宿舍戶表進行改造。 但學盛街、衣服街小區宿舍建筑陳舊、線路老化雜亂,結構不合理,給施工增加不少難度,客戶中心工作人員幾易其稿,終于制定合理優化供電方案,趕在2011年春節前完成了工程,讓住戶每戶裝上智能電表,用上安全舒適的電。 不少住戶買了新家電,過上了一個喜洋洋的春節。通電那天,住戶們特意放了一串長長的大鞭炮。 住戶老大媽說:“裝了智能型電表,主要感覺是更方便,明明白白消費,現在用電就向手機充值一樣,用多少,充多少,心里有數。以前有點轉不過彎,覺得先預付費再使用電,用點想不通,但是沒想到這樣的方式更加好。智能電表讓我們用得舒心、安心、放心!”。 宜賓電業局客戶中心工作人員肖曉蔓介紹說:“智能電表能記錄數據,具有查詢功能。能針對階梯式電價,幫助客戶優化用電方式,分析用電成本,及時掌握電價,做好家庭節電計劃。智能電表還能夠幫助居民查詢分時段的用電量,從而幫助居民測算出一些電器的耗電量,幫助居民養成科學的用電習慣,達到節能的目的。同時,當表中剩余金額不足50元時,智能電表上報警燈會亮,用戶根據提示及時繳費,避免欠費停電帶來的不便,從而達到明白消費的目的”。 劉天榮說,“兩個宿舍智能電表安裝運行至今已一個多月了,單是他所住的學盛街宿舍48戶電費比安裝智能電表前用合時時減少了近50%。我家春節用電高峰才100多元,往年春節要300多元。特別是不少住戶家電升級換代,大功率家電一起上,用電“不再打閃”,明明白白消費,真正做到我的電表我做主。住戶們不再為用合表時平攤電費,互相猜忌爭吵,和諧多了!”。 “再過二年我就要退休了,回顧近四十年的工作生涯,我沒有干成什么大事,但我欣慰的是為衣服街、學盛街宿舍住戶安上了智能電表,為大家辦成了一件好事,我這水電辦主任終于可以安心退休了!”
?
劉天榮(戴眼鏡)正與工作人員一起看智能電表 交費大戰 談到他所以前他管理的兩個宿舍用電問題,劉天榮有一肚“苦水”。他說,作為辦公室主任協助物管搞好水電氣收費工作,別人開玩笑說是不務正業,他平時時間有近三分之一是耗在宿舍水電氣問題上,有時可以說影響了正常的工作生活,搞得很疲憊。 劉天榮說,學盛街、衣服街宿舍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修建的,學盛街宿舍有48戶住戶,衣服街有50戶,都是合表用戶。 老劉老兩口、女兒、女婿,四口人住在學盛街宿舍,約87平方米。由于是合表用戶,每月電費都是小區住戶平均分,老劉一家有時一月最高近四百元。 2008年7月,天氣炙熱。不少住戶啟用空調,由于老建筑線損大,造成學盛街小區合表電費近一萬元,同比增長50%。住戶對物管平攤電費意見大,互相猜忌,造成鄰居不和,拒交電費。由于拖欠電費,供電部門不得不依法停電,給住戶造成不便。住戶們信賴老劉,請老劉出面協調,經單位、居委會、供電部門多方協調,終于在二天后恢復用電。 小區一般每月15日查電表,20收電費。收電費就是斗爭會,小區住戶互相揭短,發生口爭,最后大動干戈。這時候,住戶們總要第一時間來找老劉調解。 2009年上半年,老劉的女兒在宜賓市南岸魯能C街區購了房,搬出了學盛街宿舍。下半年,小孫女出世。為照顧小孫女,老劉與妻子暫時回到了女兒家。可小區每月的交費戰爭有時仍在進行,老劉每月仍來學盛街宿舍當“包青天”判案。10月一天晚上8點多鐘,老劉與老伴正在幫小孫女洗澡,突然接到單位領導電話,說學盛街宿舍住戶因交電費又打架了。魯能C街區離老城區學盛街宿舍有三、四公里,老劉只得急沖沖打的往老城區學盛街宿舍趕去調解。 單位領導被折磨得沒法,只得下發通知,告之住戶誰拒交電費,造成小區停電,誰承擔責任。交費大戰才暫時告一段落。 火燒連營 同時,線路老化,電壓不穩,易跳閘,用電不安全問題,一直困擾著小區住戶。 2009年8月,學盛街宿舍住戶涂大爺家啟用空調,因負荷過大,引起線路短路起火燃燒,多虧發現及時撲滅才避免了較大損失。 為了減少線損,提高電壓,用的住戶挺而走險,私自請電工,直接從總電表空氣開關后端牽線到住所。2010年6月,學盛街二單元過道突然發生大火,二單元16戶全部停電。宜賓電業局共產黨員服務隊、119消防官兵趕來,撲滅了大火。經查,是二單元某住戶私搭亂接線路跳閘所致。 住戶們在學盛街、衣服街宿舍居住找不到安全感、幸福感,紛紛托老劉找單位,乃至主管部門市經委,要求改造線路,安裝一戶一表,甚至有的住戶愿意個人出資改造。 但2010年以前,由于歷史原因,宜賓市老城區配網相對落后。經宜賓電業局客戶中心工作人員多次查勘認為,學盛街、衣服街公用變壓器容量小,主線路線徑小,無法增容。經宜賓電業局批復,列入線城網改造。2010年下半年,宜賓市正式啟動戶表改造工程。2010年12月,宜賓電業局工作人員進場對學盛街、衣服街宿舍戶表進行改造。 但學盛街、衣服街小區宿舍建筑陳舊、線路老化雜亂,結構不合理,給施工增加不少難度,客戶中心工作人員幾易其稿,終于制定合理優化供電方案,趕在2011年春節前完成了工程,讓住戶每戶裝上智能電表,用上安全舒適的電。 不少住戶買了新家電,過上了一個喜洋洋的春節。通電那天,住戶們特意放了一串長長的大鞭炮。 住戶老大媽說:“裝了智能型電表,主要感覺是更方便,明明白白消費,現在用電就向手機充值一樣,用多少,充多少,心里有數。以前有點轉不過彎,覺得先預付費再使用電,用點想不通,但是沒想到這樣的方式更加好。智能電表讓我們用得舒心、安心、放心!”。 宜賓電業局客戶中心工作人員肖曉蔓介紹說:“智能電表能記錄數據,具有查詢功能。能針對階梯式電價,幫助客戶優化用電方式,分析用電成本,及時掌握電價,做好家庭節電計劃。智能電表還能夠幫助居民查詢分時段的用電量,從而幫助居民測算出一些電器的耗電量,幫助居民養成科學的用電習慣,達到節能的目的。同時,當表中剩余金額不足50元時,智能電表上報警燈會亮,用戶根據提示及時繳費,避免欠費停電帶來的不便,從而達到明白消費的目的”。 劉天榮說,“兩個宿舍智能電表安裝運行至今已一個多月了,單是他所住的學盛街宿舍48戶電費比安裝智能電表前用合時時減少了近50%。我家春節用電高峰才100多元,往年春節要300多元。特別是不少住戶家電升級換代,大功率家電一起上,用電“不再打閃”,明明白白消費,真正做到我的電表我做主。住戶們不再為用合表時平攤電費,互相猜忌爭吵,和諧多了!”。 “再過二年我就要退休了,回顧近四十年的工作生涯,我沒有干成什么大事,但我欣慰的是為衣服街、學盛街宿舍住戶安上了智能電表,為大家辦成了一件好事,我這水電辦主任終于可以安心退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