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因“有關部門”答復采用我的校驗辦法有難度,而且電網公司說現場沒有辦法采用我的檢驗方法,本人不得以采用這種方式來反映問題。其實用這種方法來反映問題不符合我做人的基本原則,因為我是潛水一族。
一、細化的試驗方案:
??????? 1、選擇用電量大且感覺誤差大(最少增加電費200以上,不是與上期相比,而是與去年同期相比,因為家庭用電量隨季節變化的)的智能表用戶10戶或20戶,并征得用戶和電網公司雙方同意,分兩組進行試驗。
??????? 2、試驗方法:將最新拆下來老表串接(電壓并接、電流串接)智能表,或經過質監局監督、電網公司校驗合格的老表也可。試驗周期為1個月或2個月。串接表可放在用戶家(現場接也可,因為是有位置的)。
??????? 3、接好后,各方貼封條,拍照。試驗時間結束后,各方到場檢驗封條完好情況,后抄取讀數。
??????? 4、試驗結果分析,若實驗組中任一用戶的兩表誤差達到3%即可判斷智能表是不適合實際應用的。誤差3%的意思是表的量程的3%,非電度指示數的3%。
??????? 5、這個結果對電網公司是公平的。因為表是他自己校驗合格的,電能表的誤差等級是1.5即最大誤差是量程的1.5%,兩表正負誤差最大就是3%。所以是符合技術要求的。
??????? 6、除此之外的任何解釋聽證都是蒼白無力的。
??????? 7、對于用戶來說也是公平的,因為我們信任老表,老表指示與新表指示一致,應該就能說明智能表不是被加速的,是準確的。
??????? 8、如果還有人對試驗結果不滿意,建議在7、8月再進行試驗一次,如果還是這樣,至少我將不在發表有關智能表可能被加速的帖子。
二、智能電表為什么沒有經過非線性負載的檢測就說自己是準確的。
??????? 1、智能電子表的檢驗標準中沒有有關非線性電流的檢測章節。
??????? 2、而智能電子表的設計重點和難點正是非線性負載的電能計量。
??????? 3、家庭電器中非線性負載是必然存在的,因此家庭負載總體上必然是非線性的,而且必將繼續增加。
??????? 4、沒有經過檢驗而被人懷疑加速后有哪些原因能支持智能表是準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