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鄭依伯前陣子家里換了新電表后,發現用電量竟然暴漲了將近一倍。為了驗證新電表是否有問題,他在家里另外安裝了兩個電表監控對比,果然發現數據不對頭。而更讓他感到不解的是,他把自家電給斷掉,以點蠟燭、到閩江洗澡的代價,來檢驗新電表時,竟然發現新電表在斷電的情況下竟然還會走。
依伯自裝電表驗證新表
鄭依伯家住福州江濱路碧水芳洲小區,今年7月份家里換了新電表。鄭依伯說,自己發現自從換了新電表后,家里面的電費就突然暴漲起來。
“我平常一個月用電就是只有六七十度,現在都突破100度。”鄭依伯昨日拿出自己每個月的繳費單,繳費單上顯示今年4、5、6、月份,家中的用電量都是60千瓦時到70千瓦時之間,而到了今年的8、9月份,也就是安裝了新電表后,用電量就分別漲到了107千瓦時和116千瓦時,“漲幅將近一倍”。
鄭依伯說,看到電費不對勁后,就打算驗證一下這個新電表,于是在家里另外裝了兩個電表,檢測自家的用電量,然后再跟電力公司的數據進行對比。“裝兩個理為‘雙保險’。”依伯說。
鄭依伯昨日拿出一張單子,上面寫了自己自8月份以來的監測數據。依伯解釋說,從8月1日到8月29日這段時間里,家中兩個電表的數據分別是64千瓦時和63千瓦時,而新電表的用電量是111千瓦時。從8月29日到9月13日時間段,家中兩個電表的用電量分別是25千瓦時和22千瓦時,而新電表是53千瓦時。再到9月28日這段時間里,家里電表的用電量分別是30千瓦時和29千瓦時,而新電表是61千瓦時。“也就是說,在我監控的三個時間段里,家里兩個電表數據沒什么差別,但新電表走快了將近一倍。”
點蠟燭洗河澡斷電驗表
陳依伯說,因為家中就自己一個人獨居,為了驗證新電表,他把家里的用電總閘關了,結果發現,新電表竟然還會走。
根據依伯的統計,從10月19日中午11點30分到10月22日中午11點30分斷電期間,新電表從388千瓦時走到了395千瓦時。而另外一個從10月23日早上8時到10月24日早上8時的斷電時間段,新電表從398千瓦時走到了401千瓦時,“我都斷電了,家里所有電器都不能用了,竟然也還能走,雖然走得不多。”
記者昨日在鄭依伯家中的桌子上看到有紅色的蠟燭,鄭依伯說,為了驗證電表,在斷電的幾天時間里,自己點蠟燭來照明,到閩江去洗澡,用液化氣來煮飯。而記者昨日走訪了同一棟的幾個鄰居,對方表示,安裝新電表后,電費并沒有很大的變化。發現電表不對勁后,依伯撥打電力公司客服電話反映,“但對方說,如果有差異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不會很大的,并不認可我的說法。”
究竟為什么斷電后電表還會走?依伯自己做的這個實驗究竟科學不科學?本報將會繼續關注。(海峽都市報記者 施建華 朱敏敏)
(責任編輯: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