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王文輝 記者魏東)剛剛過去的2011年,國家電網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與智能電網建設緊密結合,加強智能電網等重點領域的關鍵技術攻關,科技創新和智能電網對電網和公司發展的支撐作用得到顯著提高。
鼓勵科技創新,注重成果轉化。為擴大山東電力專利獎和技術革新獎獲獎數量和獎勵額度,該公司加大技術革新資金投入,設立了知識產權專項資金并嚴格管理,充分發揮專項資金的激勵作用,2008年以來共獎勵授權專利125項。在專利開發與應用上,該公司定期對授權專利進行梳理和研究,對能形成產業化的專利及時轉化為生產力。2011年,所屬企業直接應用專利形成的產值超過1 億元。
加強智能電網創新保護,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實現新突破。該公司制定了知識產權管理和工作標準,進一步完善了知識產權工作體系,將知識產權工作納入所屬企業業績考核。為加強科技創新與專利創造的結合,他們從專利創造源頭入手,及時組織專家對外電入魯、電力機器人、新能源、電動汽車等重點科研項目進行分析、整理,從項目研發各個階段挖掘創新點。2011年共申請專利660項(其中發明專利214項),完成年度計劃的237%;獲得授權347項,完成計劃的179%。圍繞薛家島智能充換儲放一體化大型示范站建設,完成303項技術和管理創新,申請專利177項,其中“一種電動乘用車底盤換電定位裝置及其方法”等5項專利申請已取得PCT(國際專利合作條約)受理號。
堅持創新引領,加快建設堅強智能電網。公司建成投運新一代智能電網調度支持系統,完成220千伏怡明等8座智能變電站建設改造任務。17地市智能配網建設方案首家全部通過國家電網公司審查,青島高可靠性示范區、東營智能園區試點通過國家電網公司驗收。目前已累計推廣應用智能電表799萬只,直供區用電信息采集覆蓋率達83%。自主創新建成薛家島世界首座智能充換儲放一體化大型示范站,國內首家省級電動汽車運營管理系統投入運行;全省累計建成充換電站17座,全年服務車輛行駛650 萬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