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春雨的“滋潤”,靜升古鎮又增加了古樸的韻味。夜幕剛剛降臨,從王家大院內剛剛游覽出來的游客們,興趣盎然地走入道路兩旁的茶莊、飯館和旅游商品店內,品味著、暢飲著、挑選著。一盞盞路燈照亮了通往這座千年古鎮的每一條大街小巷。古色古香的靜升鎮再次煥發出迷人色彩。
位于晉中靈石縣內的靜升古鎮是國家歷史文化名鎮,享譽海內外的華夏第一名宅——王家大院坐落在這里。“今年,我們村里又新增了8個民俗飯店,說實話,得感謝供電局的電氣化建設辦了實實在在的好事。現在村里的人均收入達到了9180塊……”靜升村村長孫志旺高興地說。
2011年,靈石縣被山西省電力公司列為了全省唯一的電氣化建設縣。智者貴在乘時。晉中供電公司緊緊抓住有利時機,在年初的 “兩會”上將此列為十項重點工作之一,提出了“舉全局之力,克服困難、通力協作,做好這項惠民工程,打造亮點工程”的要求。靈石公司經理穆秦嶺堅定表態:“投資600萬元的工程,惠及靈石26萬百姓的工程,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一定要把好政策用好,把好事辦好,向公司、政府和百姓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目標明確,行動迅速。第一時間,市、縣兩級供電公司分別成立了電氣化建設工作領導組,縣公司由靈石縣委政府牽頭。按照 “嚴把‘五關’,打造精品工程”的工作思路,農村電氣化建設工作于2011年3月在靈石全面鋪開。
“五關”,即初設關、進度關、安全關、質量關、審計關,這既是工作的方案,也是工作的尺度。靈石公司堅持把“五關”運用到了每項工作,落實到了每個責任人。
“要把好工作的關口,還要做到不擾民、和諧建設”這其中的周折與功夫,對于有11年所長經驗的靜升供電所所長喬茂榮來說,也不是一件輕松事。
去年5月份,在靜升古鎮的尹方村2號臺區改造中,要放置一臺250千伏安的變壓器,占地16平米左右。經過勘察,選址定在村民陶某的宅基地旁邊,然而,陶某以有輻射、不安全等理由拒不讓施工。在喬所長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思想工作后,陶某始終是一句話:不行。為此,喬茂榮便調轉方向與尹方村委進行了溝通,講明了選址的依據,在領會了工程的重要性、得知選址確實無法改變的情況,村委負責人與喬茂榮深入實地勘查,在保障供電施工、保護村民土地使用的前提下,村委為陶某進行了土地調整。期間,喬茂榮跑了10余次。
因為勘察選址、停電建設,喬茂榮被老太太上門找過、被年輕人無禮推搡過。吃一塹長一智,經歷事多了,喬茂榮改進了工作方式。“幾次之后,我在村里開展工作,第一件事便是與村委一起,召集村民開個動員會,給大家念叨念叨政策和電氣化的好處,把工作做在前頭,盡量減少工作的阻力,把精力主要放在工程安全和質量上……”
注重建設的科學性,供電的安全與穩定,實現收益與投資最大化,這是靈石公司一以貫之的態度。蘇溪村2號變壓器的末端電壓不足,承擔的40余戶用戶用電質量不高,在電氣化縣建設中,該公司綜合考慮,及時調整,通過重新架桿、做連接線,將部分用戶倒至了尹方村的3號臺區。用靈石公司農電股長王秉文的話說,“這樣改造不僅提高了用戶的用電質量,而且較在原臺區改造節約很大的成本,一舉兩得”。
天道酬勤。2011年靈石新增及改造低壓線路72公里,新增配變38臺、改造綜合配電柜60臺、更換銹蝕表箱2000個。更換多功能卡表11000塊,節能型配變比率達100%。涉及的段純鎮、靜升鎮等6個鄉鎮,100個行政村,全部達到了C類電氣化村建設標準。
在山西省農業廳、山西省新農辦組織的驗收中,靈石供電公司工作一次性通過了考核。經過電氣化建設,靈石縣的電量與電的質量悄然變化著,僅靜升供電所一家2012年1季度售電量1108萬千瓦時,同比增加49.4%,線損率降低了0.43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