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一,能源問題需要從高層次上加強戰略決策。從國家能源委員會的組成名單看,其規格之高、涉及部門之全前所未有。從一個側面體現了國家對加強能源戰略決策、提高解決能源問題領導力和執行力的高度重視。
??? 其二,能源問題事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工業化、城市化的加快推進,帶來的能源資源壓力也越來越大。能源結構尚不合理,環境承載壓力較大,制約經濟社會發展。解決能源問題,提供穩定、經濟、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事關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滿足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對能源的需求,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減少能源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是中國能源可持續利用的雙重目標。實現這個目標,需要高層次的統籌協調。國家成立能源委員會這個高層次議事協調機構,意在從全局的高度統籌解決能源問題。
??? 其三,能源安全已成為中國國家安全的重中之重。能源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是保障國家經濟、政治安全的生命線。成立能源委員會,表明國家將能源問題進一步上升到事關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的高度。
中國科技館新館成為展示高新科技成果的重要平臺。?? 本報記者 趙松年 攝?
??? 本報訊? (李 慧)? 近日,畢馬威發布“金磚四國”電力行業報告。其中的中國電力行業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目前的用電量僅次于美國,為全球第二大電力消費國,2009年的總用電量為3.6萬億千瓦時(3600兆瓦時)。不過,基于人口數量眾多,人均電力消費僅為經合組織國家平均水平的約20%。
??? 該報告綜合多方資料預計,未來20年內,中國電力行業所需投資將高達2.765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能源業同期總投資的1/4。面對中國電力市場需求量大、增長速度快等特點,畢馬威中國電力和公用事業主管合伙人朱炳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希望投資的企業一方面需要及時了解市場供需關系;另一方面要能夠把握政策、法規的調整;同時需要更好地融入當地,多方尋求機會。
??? 畢馬威統計數據表明,目前,全球、西歐的用電量趨于平穩,而中國的用電量在未來10年內將有較大幅度地提高。朱炳輝表示,中國的電力行業發展事實上是緊跟GDP增長的,還有上升空間,同時也將保持較快的增速。據國際能源署提供的數據顯示,2000年至2008年間,中國的用電量年平均增長率約為12.5%,并且這一快速的上升趨勢將一直持續到2020年。屆時,中國總用電量預計將達到約6.4萬億千瓦時(6400兆瓦時)。數據顯示,2000年中國人均電力消費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6%,為990千瓦時;而到2008年這一數字上升至2416千瓦時,預計2020年,中國人均用電量更將達到4500千瓦時。
??? 另外,報告顯示,根據行業劃分,工業用電仍將占主要部分,并且增長幅度較大。同時,農業、商業以及居民用電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朱炳輝表示:“居民用電目前在用電總量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增長速度很快。城鎮化速度的加快,使得城市居民用電量增幅明顯。同時,政府對于農村現代化的一系列政策,加快了農村電力的需求增長。這也是未來居民用電的發展趨勢。”畢馬威電力報告顯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來5年內,中國居民用電量將增加50%。不過,報告也指出,由于目前積極提倡的節能環保,對中國城市居民用電量未來的增速會有所影響。
??? 從發電結構看,燃煤發電依然是中國的主要電力來源。據朱炳輝介紹,目前燃煤發電占中國電力生產的80%左右,是最主要的電力來源。因中國煤炭資源豐富,未來燃煤發電的主要地位基本不會動搖,但根據畢馬威的研究報告,預計到2020年,燃煤發電占比將有所下降,占發電總量的70%,水電、天然氣發電、生物質能發電、風電和核電均有所上升,同時還將增加地熱能發電。
??? 談及核電,朱炳輝說:“目前中國核電所占比例還比較低。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核電的發展,目前在建的核電項目還是很多的。畢馬威預計,到2020年核能發電有望占總發電量的6%。”他同時指出,中國核電未來發展需要從安全性和原料供應兩方面考慮。目前原料進口居多,增加了成本。另外,核電工業也需要有一定的補貼支持。不過,朱炳輝也對中國核電的發展前景表示樂觀,認為未來還會有較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