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國家電網公布了首次第一批以智能電網項目命名的集中招標的名目,標志著規劃中的2011年智能電網建設全面開始啟動。但市場并未如期作出高調反應,智能電網板塊近期反而走勢疲弱。 設備商明年步入實質受益期 東莞證券分析師俞春燕認為,“可能因為板塊估值較高,目前業績難以支撐,同時市場系統性風險釋放。”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部主任王益民曾表示,今年國網設備總投資為2500億元左右,相比往年約3000億元投資金額已經出現了縮水。由于智能電網工作尚處在試點階段,這方面投資比例較低,不到10%,算下來也就是250億。 事實上,隨著2010年電網投資的下滑,智能電網目前仍然處于試驗期,電力設備行業面臨低潮期。同時,電網實行最低價招標,也使得企業價格戰很激烈,這使得今年企業業績產生了較大影響。伴隨電網投資的力度減弱以及去年下半年主設備招標的不盡人意,上半年電力設備公司難有較優表現。從目前公布半年業績預告的公司來看,平高電氣[8.92-0.56%]、思源電氣[22.71-0.53%]、浩寧達[29.88-0.13%]都因上半年營收不佳出現低增長甚至負增長局面。 而此次招標所購買設備主要用于幾個試點的智能變電站,并且需要在明年上半年交貨。安信證券分析師黃守宏表示,如果其他試點項目進展順利,2011年9月以前,國網公司將根據試點結果制定智能變電站的推廣方案和建設標準,隨后智能變電站將在國網范圍內大面積推廣。業內人士也普遍認為,智能電網今年還只是試點,從明年開始將轉向全面建設,預計2011~2015兩大電網(國網+南網)智能化年均投資550億元,智能電網的真正的投資機會或許明年開始顯現。 二次設備漸入佳境 智能電網,其實就是對一次設備實行智能化,二次設備網絡化,設備制造是關鍵。但一直以來,在電網設備投資中,電力一次設備的投資是比較大的,而最終落實到二次設備商頭上的比重偏小。一般來說,二次設備占到電網投資的5%左右。但因受制于成本增加、競爭加劇等因素,一次設備商面臨利潤率持續下滑的困境。相反,隨著智能化改造的推進,二次設備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不少二次設備供應商認為,智能電網投資的增加將帶來二次設備市場的巨幅擴容,并紛紛投身于智能電網設備市場的爭奪戰。 所謂二次設備,是指對一次設備進行監察、測量、控制和保護的輔助設備,智能電網的升級改造要實現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主要將依靠二次設備的更新。因此在智能電網建設初期,對以電網調度系統和數字化變電站為主的二次設備的需求將會大幅增加。廣發證券[28.34-1.94%]認為,未來3年內電力二次設備行業有望保持25%~30%增速,部分龍頭企業可望保持在50%左右的增長速度,因此對未來電力二次設備類的企業發展保持樂觀。 數字化變電站將成為新藍海 智能電網建設的二次設備網絡化處于起步階段,前景看好。而這其中,典型的二次設備應用就是數字化變電站。 數字化變電站是我國智能電網中短期建設重點,技術上相對成熟,而且需求迫切,預計將率先啟動。目前,數字化變電站在全國已建立70多個試點站。結合國網公司現有的規劃來看,未來2~3年內,即2012年前,特高壓、數字化變電站將是建設高峰期,預計到2020年國網新增數字化變電站15000個。 在二次設備領域,國電南瑞[37.79-1.46%]、許繼電氣[24.29-0.86%]、國電南自[15.14-0.79%]、北京四方、深圳南瑞均處于領先地位。多數分析師普遍認為,受益最大的將是國電南瑞,因為公司在我國電網調度、變電站自動化等領域都具有很高的市場地位。而國電南自則是數字化變電站的龍頭,公司承建的南方電網超高壓500KV桂林變電站在技術上處于行業絕對領先地位,未來將占據數字化變電站這一領域的制高點。 未來,新建數字化變電站將采用電子式互感器與智能化開關,因此同時具備一、二次設備生產優勢的企業將有更大競爭優勢。思源電氣研制出了國際上技術水平較先進的110KV與220KV的解決方案,配合其電子式互感器與GIS的領先地位,競爭優勢明顯;國電南瑞已與平高合作開發智能化開關;國電南自也在做部分一次設備智能化,成功研制光電互感器,將可能占據更大市場份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