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低碳經濟與電網發展戰略的關系。
低碳經濟對中國未來經濟結構、能源結構和布局,電力需求消費方式的影響和約束,決定了中國電網發展的大趨向。因為電網是能源資源配置、調控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的重要手段,如中國電網發展與中國低碳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將起到重要支撐保證作用,反之將起到制約、影響的作用。
中國向低碳經濟轉型,經濟結構調整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就能源而言,大力發展核電、水電,創造條件發展可再生能源,都已成為共識。加大天然氣應用、積極推行分布式能源系統包括接納可再生能源是中國向低碳經濟轉型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但分布式能源系統必須要有電網的支持與協調。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之所以沒有隨世界能源消費結構變化而變化,原因很多,但給予了中國未來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碳排放提供了較大的空間。(中國2007年一次能源消費比例,化石燃料占92.6%,其中煤炭占70%,石油19.2%,天然氣3.4%。世界2006年一次能源消費比例,化石燃料占87.9%,其中石油35.8%,煤炭28.4%,天然氣23.7%。)
2,政府應對中國智能電網給予規范定義。
廣義的智能電網可以指智能電力系統包括發、輸、供、用、儲。?M義的智能電網概念主要是針對供配電網,即國際上的概念,也是今天會議上電網公司、中介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專家們的一致意見,政府規范中國智能電網定義的條件已成熟。
如果中國智能電網沒有明確的定義,則智能電網的概念、宗旨、內含、目標、措施都是不清晰的,難以支持、實施、檢驗。
中國電網發展戰略重點包括二個方面,未來電網架構即指高壓網架包括主網(受端網)、輸電網和智能電網即指供配電網。二者都需要智能化,但智能化的目的、對象和措施不同,節能、減少碳排放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后者要顯著的多。
3,中國智能電網戰略應與中國國情緊密結合。
1)智能電網與分布式能源系統包括接納可再生能源,熱電冷聯供緊密結合,最大程度提高能源利用率。
2)智能電網與供配電網結構的合理改造緊密結合,最大程度降低網損。
3)智能電網與信息技術包括先進傳感、通信、控制技術、數字化管理等緊密結合,實現信息、電力流雙向互動并達到智能化決策、互動化交易,最大限度減小峰谷差、更多吸納可再生能源、提高綜合能源效率。
4)智能電網與電力管理體制、電價機制改革以及相關法規、政策、標準制定緊密結合,使智能電網的實施具有重要保證和支撐,真正實現智能電網低碳、高效的宗旨、目的。
4,中國智能電網建設,政府是關鍵,是不可或缺的,應起到主導、組織、保證、監督的重要作用。中國智能電網建設是國家戰略,是國家利益所決定的,存在決定意識,各方面對智能電網的看法都會有各自得角度和高度,只有政府能集社會各方面之力量和智慧,能科學準確的做出最符合國家利益的決策,能從法律和政策上給與必要支持和保證并有效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