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山東7月9日電(記者?徐錦庚?通訊員?崔浩杰、王文峰)7月8日16時05分,來自聊城電網的一股強大電流通過500千伏聊城—聞韶雙回輸電線路左側I線進入聞韶站,注入濟南電網,標志著500千伏聞韶輸變電工程這一山東電網重點工程一次送電成功。
聞韶輸變電工程是山東公司實施“外電入魯”戰略,構建“五橫兩縱”骨干網架的重點工程。建設聞韶工程,開辟了聊城電網電力外送的第二條通道。聊城地區外送通道輸電能力提高了2400兆瓦,不僅滿足了聊城地區盈余電力外送和濟南地區電力負荷增長的需要,而且增強了濟南西北部電網結構和供電能力,提高了濟南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水平,為第十一屆全運會的安全可靠供電奠定了基礎。
為把這一重點工程建成精品,山東公司在開工之前就明確提出,要把聞韶工程打造成建設“兩型三新”線路、“兩型一化”變電站的“樣板工程”,實行全壽命周期管理,積極爭奪國網公司今年第一次輸變電工程流動紅旗競賽的安全獎,努力爭創“魯班獎”。
聞韶工程本期含新建500千伏聞韶變電站一座,安裝2組750兆伏安主變壓器;500千伏出線4回,220千伏出線9回;擴建500千伏聊城站至聞韶站500千伏出線間隔2個,增加1組60兆乏低壓電抗器。新建500千伏聊城—聞韶雙回線路117.352千米、鐵塔301基;將500千伏德州—濟南線路開斷進聞韶站,新增線路6千米。
聞韶輸變電工程途經濟南、德州、聊城的濟陽縣、齊河縣、禹城市、茌平縣、高唐縣、東昌府區等6個縣市區,工程涉及的市縣兩級供電公司,嚴格按照山東公司屬地化管理的要求,積極協調地方關系,處理民事工作,清理線路通道,為工程的順利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承擔建設任務的山東送變電工程公司在抓緊施工、搶抓工期的同時,強化精品意識,高標準、嚴要求,針對工程的前期策劃、方案制訂、組織實施和驗收移交等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在施工中廣泛開展創新活動,大力推行工廠化加工、機械化施工,借鑒“超市管理”思路,對材料站實行7S管理,材料標識清晰,物品定置擺放,管理職責明確,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還降低了人員勞動強度,節約了成本。在線路施工中,他們對部分基礎澆制采用混凝土集中攪拌或商用混凝土,避免粉塵污染,減少占地;組塔實施零傾斜控制,強制性保護塔材;在省內第一次將“無線監控系統”成功運用于超高壓線路架線工序,并通過控制牽張力減少導線損耗;發明了“反射投影法”安裝間隔棒施工工藝,100%一次成優率變得簡單、準確,既省工又提效。在變電站建設中,他們廣泛應用GPS定位等,確保工程精度;在GIS組合電器安裝過程中,在省內首次使用外層搭設標準防塵墻、內層采用小型防塵棚的雙層防護措施,確保了設備安裝質量。
山東超高壓公司在驗收接管過程中,按照“分步施工、分步驗收、分步送電”的原則,克服時間緊、人員少、氣溫高等不利因素,堅持“零缺陷投產”的目標不動搖,精心編制了《500千伏聞韶輸變電工程驗收標準化作業指導書》,調集100多名技術骨干,分成一次、二次等7個驗收組,先后開展了兩次大規模集中驗收,認真排查并及時消除設備缺陷,為聞韶輸變電工程的一次送電成功奠定了基礎。
聞韶輸變電工程是山東公司實施“外電入魯”戰略,構建“五橫兩縱”骨干網架的重點工程。建設聞韶工程,開辟了聊城電網電力外送的第二條通道。聊城地區外送通道輸電能力提高了2400兆瓦,不僅滿足了聊城地區盈余電力外送和濟南地區電力負荷增長的需要,而且增強了濟南西北部電網結構和供電能力,提高了濟南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水平,為第十一屆全運會的安全可靠供電奠定了基礎。
為把這一重點工程建成精品,山東公司在開工之前就明確提出,要把聞韶工程打造成建設“兩型三新”線路、“兩型一化”變電站的“樣板工程”,實行全壽命周期管理,積極爭奪國網公司今年第一次輸變電工程流動紅旗競賽的安全獎,努力爭創“魯班獎”。
聞韶工程本期含新建500千伏聞韶變電站一座,安裝2組750兆伏安主變壓器;500千伏出線4回,220千伏出線9回;擴建500千伏聊城站至聞韶站500千伏出線間隔2個,增加1組60兆乏低壓電抗器。新建500千伏聊城—聞韶雙回線路117.352千米、鐵塔301基;將500千伏德州—濟南線路開斷進聞韶站,新增線路6千米。
聞韶輸變電工程途經濟南、德州、聊城的濟陽縣、齊河縣、禹城市、茌平縣、高唐縣、東昌府區等6個縣市區,工程涉及的市縣兩級供電公司,嚴格按照山東公司屬地化管理的要求,積極協調地方關系,處理民事工作,清理線路通道,為工程的順利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承擔建設任務的山東送變電工程公司在抓緊施工、搶抓工期的同時,強化精品意識,高標準、嚴要求,針對工程的前期策劃、方案制訂、組織實施和驗收移交等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在施工中廣泛開展創新活動,大力推行工廠化加工、機械化施工,借鑒“超市管理”思路,對材料站實行7S管理,材料標識清晰,物品定置擺放,管理職責明確,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還降低了人員勞動強度,節約了成本。在線路施工中,他們對部分基礎澆制采用混凝土集中攪拌或商用混凝土,避免粉塵污染,減少占地;組塔實施零傾斜控制,強制性保護塔材;在省內第一次將“無線監控系統”成功運用于超高壓線路架線工序,并通過控制牽張力減少導線損耗;發明了“反射投影法”安裝間隔棒施工工藝,100%一次成優率變得簡單、準確,既省工又提效。在變電站建設中,他們廣泛應用GPS定位等,確保工程精度;在GIS組合電器安裝過程中,在省內首次使用外層搭設標準防塵墻、內層采用小型防塵棚的雙層防護措施,確保了設備安裝質量。
山東超高壓公司在驗收接管過程中,按照“分步施工、分步驗收、分步送電”的原則,克服時間緊、人員少、氣溫高等不利因素,堅持“零缺陷投產”的目標不動搖,精心編制了《500千伏聞韶輸變電工程驗收標準化作業指導書》,調集100多名技術骨干,分成一次、二次等7個驗收組,先后開展了兩次大規模集中驗收,認真排查并及時消除設備缺陷,為聞韶輸變電工程的一次送電成功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