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國家電網福建廈門電業局召開“牢記囑托·創先爭優”座談會,干部職工代表們回顧去年春節胡錦濤總書記到廈門電業局視察慰問的場景,重溫總書記的囑托,并總結一年工作,暢談新年打算。
過去一年,他們以總書記的鼓勵鞭策為動力,在加快電網建設有效提升廈門供電能力中創先爭優,在創新服務舉措高效服務廈門島內外一體化建設中創先爭優,在建設智能電網大力推動廈門新能源發展的實踐中創先爭優。
短短一年7座變電站建成
去年,廈門電網建設與改造資金持續加大投入,并大量向島外傾斜,共完成投資額12.5億元,以滿足廈門經濟發展的用電需要,特別是島內外一體化發展對電力提出的高需求。一大批重大電力項目先后落戶島外,電網的建設規模和速度史無前例,短短一年內就有22萬伏內官變電站及11萬伏洪前變電站、磁瑤變電站等7座變電站相繼建成投產。
在提高島內供電可靠性方面,國內最粗海底電纜在廈門電力進島第一通道擴建工程中順利下海。
今年,廈門電網還將投入11.8億元建設資金,讓電網更加強大。
高效服務打好“五大戰役”
春節期間,蓮岳路架空線入地改造施工現場一派忙碌的景象。工程完工后,蓮岳路的電力線路都將隱身地下,道路景觀更加整潔美觀。主次干道架空線入地纜化是我市“五大戰役”的內容之一。事實上,在廈門“五大戰役”的每一個“戰場”,都能找到電業部門忙碌的身影。
針對“五大戰役”各項目用電需求,電業局專程前往部分區政府了解實際情況,并推出了五項創新服務機制,安排專人對重點項目進行全過程跟蹤服務。
沈海高速公路拓建電力施工負責人黃興祿,對施工細節如數家珍:許多時候要與道路拓寬施工交叉作業;有些施工點位于半山上的道路旁,施工車輛過不去,依靠人工進行材料的運輸……
雖然難度大,施工時間很緊,他們開辟了“綠色通道”,把工作做在前面,一旦條件具備就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施工,確保道路如期通車。
可遙控電表已安裝一大批
去年,全省首批6.8萬只智能電表走入廈門百姓家庭,待下階段相關后臺支撐系統進一步完善后,市民用電將享受更多的便利。比如,可以方便地查到每天、甚至每小時的用電情況。更令人期待的是,通過系統的升級改造,未來在家里裝上“智能互動終端”等設施,就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對家中電器的遠程遙控。
電業部門說,智能電表安裝范圍還會繼續擴大,這些都是智能配網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國家電網公司首批智能配網建設的4個試點城市之一,廈門高標準推進自動化、信息化、互動化的智能配網改造,供電可靠率、中低壓線路絕緣化率、自動化覆蓋率等各項指標將大幅提高。
伴隨智能配網發展規劃的實施,廈門也全面進入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階段。去年8月25日,我省首座電動汽車充電站在廈門建成,就在同一天,全省首批交流充電樁正式亮相廈門街頭。今年,廈門電業局不僅將擴建華榮電動汽車充電站為充換電站,同時具備充電功能和換電池功能,還有將建設兩座充換電站以及約100個交流充電樁。充電設施的超前建設,將為廈門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應用、引領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加快低碳城市建設步伐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