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圖吳尚楠
《中國電子元件“十二五”規劃》終于出爐,作為組成電子產品的基礎,小小的電子元器件如今即將一展雄風。目前電子元件行業現狀如何?電子領域眾多的行業中,哪些領域具備更大的投資價值?多位分析師給出了答案。
政策
十二五規劃出爐
電子元件的“十二五”規劃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昨天,有媒體稱,根據電子元件協會發布的《中國電子元件“十二五”規劃》,未來五年,我國電子元件行業銷售收入總額達到1.88萬億元,年均增長10%。截至2010年底,電子元件行業銷售收入總額為1.1萬億元,為達到未來五年新增銷售收入約7000億元的目標,“十二五”期間大約要投資5000億元,主要集中在新型電子元件的研發和產業化領域。
該規劃包括一個整體規劃和14個細分行業規劃,內容涉及16大類產品。規劃提出,到2015年,我國電子元件行業銷售收入總額達到1.88萬億元,占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收入的20%。電子元件總產量超過2.8萬億只,年均增長5.7%,滿足國內70%的市場需求,電子元件出口總額達到860億美元,年均增長10%。
此外,規劃明確列出未來五年重點發展產品和技術,包括:滿足新一代電子整機發展需求的新型片式化、小型化、集成化、高可靠電子元件產品;滿足我國新型交通裝備制造業配套需求的高質量、關鍵性電子元件;為節能環保設備配套的電子元件以及環保型電子元件;為新一代通信技術配套的電子元件;為新能源以及智能電網產業配套的電子元件;新型電子元件材料以及設備。
雖然“十二五”規劃出臺對電子元件行業是利好,但這一板塊昨天受到大盤下跌的影響,整體表現不佳。根據東方財富網數據統計,電子元件板塊昨天下跌1.50%,多數個股下跌,除昨天上市的新股瑞豐光電外,億緯鋰能上漲6.24%,領漲該板塊,另外,和而泰、正海磁材等個股漲幅也居前。而下跌個股中,旭光股份則成為該板塊下跌的領頭羊,跌幅達8.78%,近30只個股的跌幅超過3%。
分析
中長期利好電子元件板塊
大同證券首席投資顧問胡曉輝認為,電子行業從去年底開始,到今年上半年,整體行業大幅跑輸股指。從上下游來看,今年二季度均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同比下滑趨勢,中游行業雖然同比出現小幅增長,但環比也是下降趨勢。在這個背景下,今年整體電子元器件行業均存在盈利下滑問題,這樣的趨勢很可能延續到四季度。
展望未來,胡曉輝認為,全球由于去庫存周期接近尾聲,同時,明年是倫敦奧運年,一般來說,在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電子元器件行業已經逐步走出低谷,從近期訂單穩步增加可以看出端倪。而我國《電子元件“十二五”規劃》的出爐,對行業無疑是中長期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