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蘇省電網可實現以較低的電網成本接納3000萬千瓦光伏、3000萬千瓦風電和300萬千瓦生物質能的裝機量,達到原裝機目標的3倍。而這一切都將歸功于實施了包括“動態輸送容量系統”(DLR)在內的智能電網技術。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認為,在替代煤電滿足江蘇省新增電力負荷的前提下,可再生能源“智慧”并網也能夠有效降低電網擴張所需成本,幫助江蘇邁出東部能源轉型的第一步。
根據預測,2020年江蘇全省能源消費4.1億噸標煤,最高用電負荷達到1.3億千瓦,今年江蘇的最大負荷預計是840萬到860萬千瓦,在國網系統里是很高的。
基于能源發展的現狀,希望江蘇擁有越來越多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這勢必會有更多可再生能源需要并入電網,對電網的升級改造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戰。
而《江蘇有可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網路線圖》提出了構建江蘇省輸電網絡模型,根據江蘇省未來電力需求和發電方式、電網管理模式的不同組合,模擬出10種不同情景模式,并最終選出最優情景“可再生能源+DLR”。
在這一最優情景下,面臨煤電不再新增、新增能源需求將主要由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滿足的情況,江蘇省進行以DLR為技術核心的智能電網升級,能夠以最低的電網擴張成本,實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靈活、智慧”地接入電網。
根據國家電網的預測,2020年江蘇能源需求約為1.3億千瓦。為了應對這一需求,在“可再生能源+DLR”情景下,DLR技術的應用使得電網輸送容量增加50%,在實現3000萬千瓦風電、3000萬千瓦光伏入網的同時,電網升級成本僅為31億。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若不利用DLR等智能電網技術,江蘇實現同等可再生能源目標需要付出的電網改造成本高達67億,是前者的兩倍還多。 來源:電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