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網站2月29日消息,發改委、能源局和工信部已于24日聯合印發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這份被業內視作能源互聯網頂層設計的文件明確了推進能源互聯網的十大重點任務和兩大發展階段,近期將著力推動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能源互聯網試點示范。
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副院長高峰對澎湃新聞表示,隨著指導意見的出臺,能源局將繼續出臺針對推進試點示范的專門文件,現已著手開始相關工作。
三年內重點推進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試點示范
指導意見明確,能源互聯網是一種能源產業發展新形態,相關技術、模式及業態均處于探索發展階段。為促進能源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近中期將分為兩個階段推進,先期開展試點示范,后續進行推廣應用,確保取得實效。
具體而言,2016-2018年,著力推進能源互聯網試點示范工作,建成一批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試點示范項目;2019-2025年,著力推進能源互聯網多元化、規模化發展,初步建成能源互聯網產業體系,成為經濟增長重要驅動力。
在第一階段,攻克一批重大關鍵技術與核心裝備,能源互聯網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初步建立能源互聯網市場機制和市場體系。初步建成能源互聯網技術標準體系,形成一批重點技術規范和標準。催生一批能源金融、第三方綜合能源服務等新興業態。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新興市場主體。探索一批可持續、可推廣的發展模式。積累一批重要的改革試點經驗。
高峰稱,根據可持續、可推廣的原則,能源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的選擇沒有固定模式,形式應該比較多樣。“改革一定是通過一種新的模式或機制,來驗證是可行的、可推廣的,要通過采用新技術或新模式的示范項目才能做起來,能源互聯網就是要體現這個。通過試點示范經驗,來驗證是可持續、可推廣的。”
構建能源互聯網市場交易體系
指導意見稱,推進能源互聯網的重點任務包括加強能源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建設能源生產消費的智能化體系、多能協同綜合能源網絡、與能源系統協同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營造開放共享的能源互聯網生態體系,建立新型能源市場交易體系和商業運營平臺,發展分布式能源、儲能和電動汽車應用、智慧用能和增值服務、綠色能源靈活交易、能源大數據服務應用等新模式和新業態。推動能源互聯網關鍵技術攻關、核心設備研發和標準體系建設,促進能源互聯網技術、標準和模式的國際應用與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建設能源互聯網的市場交易體系部分,指導意見指出:建立多方參與、平等開放、充分競爭的能源市場交易體系,還原能源商品屬性。培育售電商、綜合能源運營商和第三方增值服務供應商等新型市場主體。逐步建設以能量、輔助服務、新能源配額、虛擬能源貨幣等為標的物的多元交易體系。分層構建能量的批發交易市場與零售交易市場,基于互聯網構建能量交易電子商務平臺,鼓勵交易平臺間的競爭,實現隨時隨地、靈活對等的能源共享與交易。建立基于互聯網的微平衡市場交易體系,鼓勵個人、家庭、分布式能源等小微用戶靈活自主地參與能源市場。
還原能源商品屬性,這正是當前正在進行的能源體制改革最為核心的目標。而培育售電商、綜合能源運營商和第三方增值服務供應商,鼓勵分布式能源參與能源市場等,又與電力體制改革催生的新商業模式相一致。
具體到商業模式創新,指導意見提出,搭建能源及能源衍生品的價值流轉體系,支持能源資源、設備、服務、應用的資本化、證券化,為基于“互聯網+”的B2B、B2C、C2B、C2C、O2O等多種形態的商業模式創新提供平臺。促進能源領域跨行業的信息共享與業務交融,培育能源云服務、虛擬能源貨幣等新型商業模式。鼓勵面向分布式能源的眾籌、PPP等靈活的投融資手段,促進能源的就地采集與高效利用。開展能源互聯網基礎設施的金融租賃業務,建立租賃物與二手設備的流通市場,發展售后回租、利潤共享等新型商業模式。提供差異化的能源商品,并為靈活用能、輔助服務、能效管理、節能服務等新業務提供增值服務。
圍繞能源互聯網創新產業扶持方面,指導意見稱:將能源互聯網納入重大工程包,加大中央、地方預算內資金投入力度,引導更多社會資本進入,分步驟組織實施能源互聯網重大示范工程。充分發揮國家科技計劃和相關專項作用,支持開展能源互聯網基礎、共性和關鍵技術研發。依靠金融創新探索企業和項目融資、收益分配和風險補償機制,降低能源互聯網發展準入門檻和風險。支持符合條件的能源互聯網項目實施主體通過發行債券、股權交易、眾籌、PPP等方式進行融資。積極發揮基金、融資租賃、擔保等金融機構優勢,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向能源互聯網產業。 來源: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