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國家電網已經以全資子公司和股份制模式成立了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和26個省級電力交易中心,交易機構組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另外,國家電網加快落實《售電公司準入與退出管理辦法》,編制印發了《關于做好售電公司、市場交易用戶供電服務工作的通知》,發布了售電公司、直接交易用戶、市場化零售用戶業務辦理服務指南,準備做好各類市場主體的服務工作。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已于12月1日發布《關于規范開展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的通知》,并確定了第一批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的105個項目。國家電網方面表態稱,該公司積極支持服務增量配電投資業務放開,將深入研究有序推進增量配電投資放開,確保配電網健康發展的科學模式,提出避免重復建設、堅持公平競爭、確保電網安全三項原則。
輸配電價改革降成本很明顯
我國于2015年啟動了輸配電價改革,安徽、湖北、寧夏、云南、貴州5省(區)是第一批試點,總體上是按照“準許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則核定電網企業準許總收入和輸配電價。
經過現場成本監審、輸配電價測算等階段,國家發改委于2016年3月底批復了第一批5省(區)電網企業2016~2018年監管周期的準許收入以及輸配電價。經過測算,第一批5省(區)輸配電價的降價空間為55.6億元。
國家電網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該公司經營范圍內安徽、湖北、寧夏3省(區)核定輸配電價以后,較之以前的購銷價差模式,每年可以減少用戶電費支出超過35億元;統籌運用取消跨省跨區電能交易價格下降等,降低了21個省份工商業用電成本約168億元;調整優化用戶基本電價計費方式、放寬減容(暫停)期限限制,降低停產半停產企業電費支出按年計算可達150億元。
另有數據顯示,電力交易機構組建完成以后,通過放開用戶自由選擇權,提高了用戶參與市場的積極性。截至2015年11月底,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和國家電網經營范圍內各省級交易機構共開展電力直接交易電量452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7.8%。此舉將發電側競爭形成的降價空間全部疏導到了用戶側,為電力用戶降低購電成本271億元。
支持并參與增量配電投資業務放開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12月1日印發的《關于規范開展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的通知》,確定了第一批105個試點項目,其中,在國家電網經營范圍內的82個。國家電網公司表態稱,將積極參與增量配電投資業務競爭,并全力做好相關服務工作。
國家電網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該公司一方面將面向政府為增量配電投資業務的放開提供支撐,配合政府部門做好電網統一規劃,加強上級電網建設,確保外部電源的穩定可靠供應。另一方面將面向試點項目業主,提供優質并網服務,與試點項目運營主體簽訂調度協議,按照電網統一調度的原則,做好調度管理和運營監督,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對于不具備獨立運營條件的試點項目業主,國家電網將在自愿協商一致的基礎上接受其運營委托。
國家電網方面還表態,支持省級電力公司作為投資主體,積極參與競爭,與符合條件的社會資本合作,成立混合所有制供電公司,通過參與招標等市場化方式,爭取成為試點項目業主。
來自國家電網的統計數據還顯示,該公司經營范圍內經成立售電公司1221家,通過積極培育和服務市場主體,該公司經營范圍已初步形成“多買多賣”的市場競爭格局。 來源: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