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鵬照顧孤寡老人,20年如一日。
3月3日,德陽中江梨園小學,陽光透過窗戶落在教室里,朗朗讀書聲傳來。45歲的魯鵬站在走廊上,很享受此刻的聲音。作為國網德陽供電公司的電力工人,如往常一樣,他與隊員檢查完學校線路,便如約走進教室,與留守兒童做游戲、送上小禮品……這樣的事,一做就是20年。
這位“暖心大叔”還曾數次赴地震、泥石流等災難一線搶修。今年1月,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等11部門組織開展的2016年宣傳推選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名單出爐,四川有三人榮獲全國百名“最美志愿者”稱號,魯鵬便是其中之一。
20年陪伴300余位老人孩子
3月10日,魯鵬又琢磨著去敬老院了,“每個月月中或節日都要去看看。”大伙兒會表演節目,陪老人聊會兒天。
有一個老人的名字,是魯鵬多年來的遺憾。“那位爺爺叫李萬興,曾住東升村敬老院,是位盲人。”魯鵬回憶,與老人相識是在1996年。接下來11年,兩人成了“忘年交”。
2007年11月,90歲高齡的李萬興在生命最后,托人說想見他一面。正在外地辦事的魯鵬得知后,便心急火燎往德陽趕。“但還是沒趕上。很遺憾沒能見他最后一面。”
20年來,他已陪伴300余位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度過。
24年“電網醫生”常赴一線搶修
在工作中,魯鵬被隊友稱為“鐵漢”。面對地震、泥石流等災害,這個身材魁梧的漢子常常沖鋒在一線。
2013年4月20日,蘆山地震發生后不久,魯鵬與隊友便冒著余震危險趕往一線搶修。到達龍門鄉后,他發現災區群眾急于與外地親人聯系,但手機電量難以保障。為此,他在一處安置點用插線板建起了臨時充電點。很快,不少群眾都把手機拿到這里。
組成志愿者服務隊搭起愛心橋
目前,魯鵬已成長為國家電網四川電力(德陽)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2012年10月,國網德陽供電公司成立了魯鵬志愿者服務隊。2016年8月,他們又積極聯合交通、衛生、教育、媒體、通信、銀行等系統單位,成立了“魯鵬志愿者聯盟”,招募志愿者2300余名,常年在德陽開展各項關愛活動。
今年1月,由11部門組織開展的2016年宣傳推選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名單出爐,魯鵬和四川省另外兩人一道,登上全國百名“最美志愿者”榜單。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楊力 實習生陳琳 受訪單位供圖
3月3日,德陽中江梨園小學,陽光透過窗戶落在教室里,朗朗讀書聲傳來。45歲的魯鵬站在走廊上,很享受此刻的聲音。作為國網德陽供電公司的電力工人,如往常一樣,他與隊員檢查完學校線路,便如約走進教室,與留守兒童做游戲、送上小禮品……這樣的事,一做就是20年。
這位“暖心大叔”還曾數次赴地震、泥石流等災難一線搶修。今年1月,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等11部門組織開展的2016年宣傳推選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名單出爐,四川有三人榮獲全國百名“最美志愿者”稱號,魯鵬便是其中之一。
20年陪伴300余位老人孩子
3月10日,魯鵬又琢磨著去敬老院了,“每個月月中或節日都要去看看。”大伙兒會表演節目,陪老人聊會兒天。
有一個老人的名字,是魯鵬多年來的遺憾。“那位爺爺叫李萬興,曾住東升村敬老院,是位盲人。”魯鵬回憶,與老人相識是在1996年。接下來11年,兩人成了“忘年交”。
2007年11月,90歲高齡的李萬興在生命最后,托人說想見他一面。正在外地辦事的魯鵬得知后,便心急火燎往德陽趕。“但還是沒趕上。很遺憾沒能見他最后一面。”
20年來,他已陪伴300余位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度過。
24年“電網醫生”常赴一線搶修
在工作中,魯鵬被隊友稱為“鐵漢”。面對地震、泥石流等災害,這個身材魁梧的漢子常常沖鋒在一線。
2013年4月20日,蘆山地震發生后不久,魯鵬與隊友便冒著余震危險趕往一線搶修。到達龍門鄉后,他發現災區群眾急于與外地親人聯系,但手機電量難以保障。為此,他在一處安置點用插線板建起了臨時充電點。很快,不少群眾都把手機拿到這里。
組成志愿者服務隊搭起愛心橋
目前,魯鵬已成長為國家電網四川電力(德陽)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2012年10月,國網德陽供電公司成立了魯鵬志愿者服務隊。2016年8月,他們又積極聯合交通、衛生、教育、媒體、通信、銀行等系統單位,成立了“魯鵬志愿者聯盟”,招募志愿者2300余名,常年在德陽開展各項關愛活動。
今年1月,由11部門組織開展的2016年宣傳推選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名單出爐,魯鵬和四川省另外兩人一道,登上全國百名“最美志愿者”榜單。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楊力 實習生陳琳 受訪單位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