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聯合發布《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明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購置納入目錄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新能源車免稅政策的重大利好,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能源車的綜合購置成本,提高了新能源車相對傳統燃油車的綜合性價比。
而在2014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異軍突起,對于整個產業鏈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在新能源汽車“三電”中的電機、電控對技術要求更高,而電池作為三電技術的核心,對于原材料的依賴卻要求更多。目前市場上的主流電動車的動力電池也多采用鋰電池,如特斯拉采用三元鋰電池、比亞e6采用磷酸鐵鋰電池等。可見,鋰資源已經成為搶占電動汽車市場布局的關鍵要素。
數據顯示,從2011-2016年,鋰礦消費總量的年復合增速達到了10%左右。加之國內鋰資源已經被天齊鋰業(002466.SZ)、西部資源(600139.SH)、西藏礦業(000762.SZ)等行業巨頭瓜分,而且國內資源開采難度大,加大了鋰礦資源的稀缺性,導致鋰價格居高不下。中資企業通過海外并購布局上游稀缺資源,有利于企業維持原材料價格穩定,及企業市場估值提升。
據電池中國網20日報道稱,由于礦產儲量和產能的原因,我國嚴重依賴境外鋰資源,其中70%需要海外進口解決。而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全球鋰礦的產量,主要由智利和澳大利亞貢獻,二者產量在2016年達到2.63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75.14%。目前探明的全球鋰礦資源儲量,以金屬鋰核算,大約在4846萬噸,其中儲量占比較大的是智利、玻利維亞、阿根廷,分別為33.02%、18.57%、13.41%,合計占比將近達到世界儲量的三分之二。可見對于中資新能源企業來說,掌握上游鋰礦資源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據晨哨并購研究部不完全統計,2017年中資企業在海外布局鋰礦資源項目近20起,有收購鋰礦企業股權和簽署承購協議兩種方式,以前者為主。截止2017年12月28日,中資企業在海外布局鋰礦資源項目的確定性交易(并購宣布、并購簽約和并購交割)已達18筆,其中15筆披露金額,涉及約37.48億人民幣。而傳聞中,金沙江資本(GSR Capital)正在競購全球最大鋰電池供應商之一智利化工礦業公司(SQM)的股份。據路透數據,SQM的市值約為150億美元,意味著這32%股份價值約48億美元。
具體來看,收購海外鋰礦的最主要的是中資企業是=以西藏珠峰(600338.SH)、中礦資源(002738.SZ)等為代表的礦產企業,其目的是通過增加產業鏈開拓新的業務領進和提升礦產資源儲備從而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其次是以贛鋒鋰業(002460.SZ)、天齊鋰業、雅化集團(002497.SZ)、江特電機(002176.SZ)等為代表的金屬鋰生產供應商,通過布局海外鋰礦資源,結合已布局的國內鋰礦存量,為鋰電產品產能原料供應提供保障,通過規模效應降低原料采購成本進而提升產品盈利能力;還有以猛獅科技(002684.SZ)、長城汽車等為代表的動力電池企業及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并購海外鋰礦的目的是為實現上下游產業鏈的布局做好鋪墊,鎖定上游原材料的供應,避免上游原材料供應緊張對公司經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而以金沙江資本為代表的投資機構對國外的鋰礦資源也在躍躍欲試。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并購鋰礦資源能否為企業帶來實際的利潤增長或者達到企業規模或者礦產資源儲備的目的,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事實上,隨著ST眾和、鹽湖股份等在國內擁有儲備鋰礦資源的公司在實際開采出貨與預期目標相差較大的情況的出現,鋰礦資源的持有與其實現的出貨和盈利可能相距甚遠。
以下為晨哨集團研究部根據交易金額大小,并購決策方及標的在業界的影響力等綜合因素篩選出2017年鋰礦領域10筆代表性跨境并購案例:
西藏珠峰13.65億元并購加拿大公司LithiumX Energy Corp.
今年12月18日,西藏珠峰發布公告稱,其境外參股公司NNEL,擬收購聚焦鋰資源勘探開發的加拿大公司LithiumX Energy Corp,收購總現金對價為不高于2.65億加元(合人民幣13.65億元),收購資金由參股公司以自有或自籌方式支付。
西藏珠峰持有NNEL45%股份,并向NNEL提供最高2.65億加元的融資額度,并出具融資承諾函。LithiumX Energy Corp是一家聚焦于鋰資源勘探開發的境外上市公司,其核心資產系其全資子公司的SDLA鋰礦項目。該項目含有高品質鋰礦,資源量不低于200萬噸碳酸鋰當量。
據西藏珠峰公告,此次并購有助于其投資布局鋰資源行業,進行資源戰略升級,進入新能源上游資源開發領域,提高抵御有色金屬行業周期性風險的能力。如收購完成,會在2018年交割,長期有利于公司持續性發展和提高核心競爭力。
贛鋒鋰業11.17億元先后三次并購海外鋰礦
今年1月17日,贛鋒鋰業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以6375加元(合人民幣3.24億元)并購美洲鋰業19.9%股權,并獲得美洲鋰業董事會席位,并承諾為美洲鋰業提供不超1.25億美元開發貸款。
據悉,美洲鋰業是加拿大的一家資源公司,擁有阿根廷 Jujuy 省的 Caui-Olaroz 鋰項目 50%的權益,和位于美國內華達州的 Lithium Nevada 項目100%的權益。
贛鋒鋰業稱,本次交易是為了延伸公司在鋰產業鏈的布局完整性和增強公司長久競爭力,將直接為公司發展提供所需的鋰資源。
今年4月7日,贛鋒鋰業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以自有資金不超過9600.108萬美元(合6.61億人民幣)收購澳大利亞RIM公司不超過13.8%的股權。本次收購完成前,公司持有RIM43.1%的股權,本次收購完成后,公司將持有RIM不超過56.9%的股權。
RIM是西澳大利亞的一家多元化礦業和勘探公司,其成立于2009年 8月11日,擁有Mt Marion鋰輝石礦項目100%的股權,已經于2017年2月投產。
今年04月28日,贛鋒鋰業,以交易金額不超過2000萬美元(合人民幣1.32億元)認購澳大利亞鋰出口商Pilbara Minerals不超過股權5%的新增股份。
Pilbara Minerals,聲稱公司所有的Pilgangoora鋰-鉭項目是世界上最大的新鋰礦礦床之一。根據2016年7月發布的最新礦產資源量報告及填入鉆探結果顯示,該項目測量、指示和推斷資源量為1.286億噸,一氧化二鋰品位1.22%,五氧化二鉭品位138ppm,包含157萬噸鋰氧化物和3900萬磅五氧化二鉭。該礦已于2016年9月完成確定性可行性經濟研究報告。并與2016年年底開始建設Pilgangoora,礦山壽命預計為36年。
2017年12月15日,倫敦和加拿大兩地上市的鋰業公司巴卡諾拉礦業(Bacanora Minerals)公告,歌石投資收購了其19.89%的股權,總金額3100萬英鎊(約人民幣2.76億元),募集資金用于墨西哥索諾拉(Sonora)鋰礦的開發建設。
歌石投資成立于2010年,總部設在北京,專注于海內外市場,管理的基金規模約200億元人民幣。重點關注TMT、資源、環境和消費等領域。
歌石投資將在該礦投產第一期后,獲得每年5000噸碳酸鋰的包銷權,第二期總共每年1.5萬噸碳酸鋰。根據最新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索諾拉礦碳酸鋰年生產能力為3.5萬噸,項目凈現值12.53億美元,內部收益率26.2%,碳酸鋰生產成本為每噸3910美元。
長城汽車1.46億元并購澳大利亞Pilbara Minerals 公 司不超過3.5%股權
今年9月29日,長城汽車公告,其間接全資子公司億新發展認購澳大利亞 Pilbara Minerals 公司不超過3.5%股權,交易金額為 2,800 萬澳元(約為1.46億元人民幣),本次認購完成后,億新發展將持有 Pilbara Minerals不超過 3.5%的股權。
公告顯示,Pilbara Minerals 擁有位于西澳黑德蘭港以南120公里處的 Pilgangoora 鋰礦項目 100%的權益,項目一期預期生產規模為30萬噸/每年鋰輝石精礦,預計2018年上半年投產,項目二期預計2020年上半年投產。
這也表示這家在國內以生產SUV汽車著稱的企業,開始全面涉足鋰電池原料礦產業。本次交易對長城公司在新能源汽車戰略發展布局方面會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并為本公司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提供資源保證。
江特電機1.04億元并購澳大利亞上市礦企Tawana 11.45%股權
2017年10月19日,江特電機(002176,SZ)發布公告稱,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德國尉爾參與澳大利亞上市礦企Tawana增發并獲其11.45%股權,德國威爾以每股0.35澳元的價格認購Tawana約5714.29萬股新增股份,交易金額為2000萬澳元(折合人民幣約1.04億元)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資料顯示,Tawana為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ASX)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鋰礦、鉭礦及鐵礦勘探、開發。截至2017年6月30日,Tawana資產總額約為3654.38萬澳元,負債總額為488.86萬澳元,凈資產為3165.52萬澳元,營業收入為2.98萬澳元,營業利潤為-507.79萬澳元。公司主要擁有的項目為西澳大利亞巴爾德山(Bald Hill)項目50%的權益及科文(Cowan)鋰項目100%的權益。
此前Tawana一直為江特電機旗下合資公司提供鋰精礦原材料,本次收購完成后,會對江特電機供應關系的穩定性提供進一步保障,也確保了江特電機的合資公司寶江鋰業生產碳酸鋰、氫氧化鋰的鋰精礦供應。
寶威控股9931萬元并購澳大利亞礦業公司AMAL15.56%已發行股本
2017年10月4日,寶威控股(00024.HK)公告稱,其全資附屬公司BCL以1957.5萬澳元認購澳大利亞礦業公司AMAL已發行股本15.56%。
AMAL為一間澳大利亞礦業公司,專業開發及開採鋰、鉭資源及相關產品,于SGX-ST上市。AMAL擁有西澳巴爾德山鋰、鉭礦的權益,以及擁有其中鋰項目50%權益。截至2017年6月30日,AMAL凈資產額約為1,440萬澳元。
寶威控股有限公司,為一間從事鋼鐵貿易業務、物業租賃及發展,鐵礦開采的控股公司,于1949年集團于香港成立,主要從事鋼鐵貿易,其后于1989年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并在1990年再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青島乾運8569萬元并購澳大利亞阿戈薩礦業19.9%股份
2017年8月17日,阿戈薩在澳交所公告稱,青島乾運以1690萬澳元并購澳大利亞公司阿戈薩19.9%的股份。
阿戈薩礦業(Argosy Minerals)是澳大利亞上市公司,此次和青島乾運簽署了具約束力投資和承購協議,并共同開發阿戈薩在林康項目的開發,每年生產1萬噸碳酸鋰,項目最終開發費用大約1.3億美元,這筆款項也超過了阿戈薩在阿根廷的林康(Rincon)鋰礦項目第二階段開發的支出預算。
官網顯示,青島乾運是一家研發、生產高技術新材料的科技密集型企業。以錳酸鋰、磷酸鐵鋰、三元材料為切入點,為當前大型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大型不間斷電源以及筆記本電腦電池、手機電池等鋰離子電池提供配套供應產品。此前青島乾運也投資了澳交所ASX上市的另一家鋰礦公司礦產資源(Mineral Resources)的鋰礦項目。
華友鈷業6842萬元并購澳大利亞AVZ公司11.2%股份
2017年8月13日,華友鈷業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華友國際礦業(香港)有限公司與澳大利亞AVZ公司簽署股份認購協議,華友國際礦業以1302萬澳元(折合人民幣約6842萬元)認購AVZ新發行的1.86億股股份。交易完成后,華友國際礦業將獲得AVZ1.86億股附加轉股期權的股份,占AVZ本次增發完成后總股本的 11.2%。
據了解,AVZ公司是一家澳交所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非洲地區的礦產勘探,包括對銅、釩、鉛、鋅、鋰、錫、金礦的勘探。AVZ公司擁有剛果(金)Manono鋰礦項目60%權益。Manono鋰礦項目位于剛果(金)南部的盧本巴希以北500公里處,總面積達188平方公里。Manono鋰礦項目為勘探權項目,存在一定的鋰資源找礦潛力。
本次并購AVZ公司是華友鈷業中長期發展戰略的安排,對于推進非洲資源開發戰略,有利于公司開發鋰電新能源材料所必須的鋰資源為鋰電新能源材料業務的發展提供可靠的資源保障有重要意義。
中礦資源5078.1萬元并購澳大利亞PSC公司11.14%股份
2017年11月8日,中礦資源(002738.SH)公告,通過全資子公司香港中礦以1000萬澳元(合人民幣5078.1萬元)認購澳大利亞PSC公司增發的2億股股份,約占該公司總股本的11.14%。
PSC公司擁有津巴布韋Arcadia鋰礦項目70%權益,該鋰礦符合JORC規范(2012版)礦石資源量4320萬噸。而香港中礦獲得了Arcadia鋰礦項目部分產品包銷權,在項目投產后10年內包銷總量為390,000噸的鋰輝石精礦(Li2O 6%)和1,097,000噸的透鋰長石精礦(Li2O 4%)。
官網顯示,中礦資源作為中國有色金屬行業首批成規模“走出去”的地質勘查技術服務公司,在走出去市場經驗、客戶資源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先發優勢。公司在海內外擁有參控股子公司二十多家,已經形成良好的市場聲譽,在中國有色金屬勘查技術服務海外細分市場的占有率位居前列。
而此次并購也有利于增加中礦資源對于鋰礦資源的儲備和國際貿易業務,并成為公司主營業務之礦業投資開發新的增長點,拓展了公司產業鏈,也有利于發揮公司的礦產勘查技術優勢,進行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與擴張。
猛獅科技1500萬元并購加拿大鋰礦勘探公司Metalstech
2017年12月12日,猛獅科技(002684.SZ)與在加拿大鋰礦勘探公司Metalstech(簡稱MTC)簽署約束性協議,將認購后者股份1000萬股。MTC在澳交所公告稱,已與猛獅科技達成戰略性投資交易。猛獅科技以每股30分澳元價格收購MTC 1000萬份新股,投資金額300萬澳元(約合人民幣1500萬元)。MTC在加拿大魁北克有多個鋰礦項目,并計劃建造碳酸鋰與氧化鋰加工廠。
猛獅科技市值超過100億元,宣稱投資30億人民幣用于建設高端鋰離子電池業務,具備生產圓柱、方形鋁殼、軟包等多種形式高端車用動力電池產品的能力。猛獅科技已在福建詔安和湖北宜城建有兩座大型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此外,猛獅科技在儲能業務上也有較快發展,除了在海外投資了多個大型儲能項目建設工程,猛獅科技在國內的新能源汽車業務上也有較大突破,和東風裕隆聯合發布了自主研發的裕路EV2。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