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保供電 機器人24小時巡檢 管廊內的巡視工作可以至少節省八成人力
兩臺機器人24小時不間斷地在管廊內巡視,節省了八成人力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本報訊(記者 解麗)春節臨近,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智能配電網將首次迎來春節“大考”。1月23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了解到,通州供電公司已啟動對城市副中心30余類、上千智能監測終端的維護和檢查,確保城市副中心供電保障萬無一失。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核心區內地下的綜合管廊電力倉里,廊道內沒有幾個工作人員,頭頂上卻傳來陣陣聲響。抬頭觀瞧,隧道頂部鋪設著一溜軌道,一紅一藍兩臺方盒狀的機器人正一前一后自動行進著。“藍色的是巡檢機器人,紅色的是消防機器人。” 國網北京通州供電公司青年技術骨干劉動告訴北青報記者,“巡檢機器人有兩個頭,一個能攝像,可實現實時監控,一個可利用紅外線,對廊內運行環境的溫度、濕度、氣體含量等進行自動檢測。消防機器人自帶滅火彈,當識別到火災異情時,可行駛至火情位置主動滅火。”
有了兩個機器人的24小時職守,管廊內的巡視工作可以至少節省八成人力,但人工的巡視仍然很必要,“所以我們還配了兩臺自動巡檢車,可供兩人乘坐,按下按鈕,即可實現自動駕駛。而且可承載500公斤的重量,巡檢工人帶著監測設備在長1.9公里的管廊里巡檢的時候,自動巡檢車可以大大節省他們步行和攜帶設備所耗費的時間和體力。”據劉動介紹,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型綜合管廊一期建設當中,共計有10個小機器人和兩臺自動巡檢車投用。
國網北京通州供電公司安全總監馬文營介紹,今年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高端智能配電網首次經歷春節供電保障檢閱,為了實現供電保障萬無一失,通州供電公司已開始對全部30余類、上千個智能監測終端進行檢查,并對機器人進行了專門的維護,逐一檢查裝置情況、信號傳輸情況和主站的處理情況,確保設備和信號傳輸的實時、靈敏和正確。
據悉,在通州全境,已經全面開展配電自動化建設改造,整個電網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實現了配電線路自動化100%覆蓋,系統能夠自動隔離故障區域,故障隔離由原來小時級縮短至分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