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溫州空港新區的泰昌輸變電產業園內機器運轉聲轟鳴,一輛輛滿載鐵塔部件的貨車正駛離廠區,一片繁忙景象。新冠肺炎疫情曾讓這家公司陷入短暫的“彷徨”,如今,他們“疫”中尋機,應勢而變,在新的市場機遇中煥發了勃勃生機。
“我們能夠在疫情中贏得主動權,搶占新風口,與我們的技術實力和研發能力有很大的關系。”溫州泰昌鐵塔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茂法感慨道。公司長期致力于新產品的研發和創新,緊緊“搭牢”國內電網建設的市場脈搏,從2005年開始,每年投入利潤的10%作為科技創新基金,不斷實現技術創新和改造,占據研發制高點,開發出高技術含量、市場稀缺的電力高端產品。
“去年,我公司累計投入創新資金3530萬元,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約1307萬元,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達980萬元。”說到企業的創新發展之路,溫州泰昌鐵塔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茂法感觸頗深。“隨著研發投入金額的不斷增大,可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也在不斷增長。接下來,我們會繼續將節約下來的資金投入研發創新,做‘金字塔’頂端的產品。”
做“金字塔”頂端的產品,是泰昌的市場策略:越是位于“金字塔”頂端,市場容量就越大。瞄準這一目標,泰昌鐵塔憑著雄厚的研發實力和領先技術、卓越的產品與優質的服務暢銷全國,已成為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公司主要供應商。2007年承接世界首條百萬特高壓輸電工程建設;2011年參加有雪域高壓“電力天路”之稱的青藏聯網工程建設;2012年,承接世界首條同塔雙回特高壓示范工程……歷年來參與了三峽、皖電東送、西藏聯網等十多項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還打開了東南亞國家和非洲等廣闊的國際市場。
“泰昌鐵塔2019年產值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企業大力發展的背后,離不開稅收支持。”拿著近期完成的企業所得稅匯算數據,泰昌鐵塔財務負責人林波欣喜地說,“2019年度我們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230萬元,增值稅稅率從16%降到13%實現減稅1247萬元,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56萬元,另外還有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釋放1200多萬元流動資金,這些稅收優惠對企業發展,特別是對新項目、新工程建設的展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泰昌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稅務的保駕護航。為更好服務泰昌鐵塔重點項目建設,讓電力覆蓋每一個角落,照亮百姓的美好生活,溫州市龍灣區稅務局認真落實首席聯絡員服務制度,針對企業的個性化涉稅需求,采取“一企一團隊”“一戶一策”的服務模式,進行針對性更強的政策輔導和培訓。同時推出重點項目建設“稅務管家”服務,快速響應重點項目涉稅需求,提供全流程全閉環、“點對點”個性化的稅務支持。
今年以來,在眾多企業受到疫情沖擊,遭遇重創的情況下,泰昌鐵塔順勢而為,化“危”為“機”,產值不降反升,前5個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46%。“企業在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春天’,離不開好政策、好環境的支持。今年單是階段性減免社保費一項政策,我們2-6月可減免86萬元,真金白銀讓企業負擔更輕、腳步更穩。”談起公司享受的“稅收紅利”和未來發展,王茂法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