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寧,南方電網廣西南寧供電局與轄區政府建立了信息傳遞機制及渠道共享機制,通過用戶用電需求前置,實現大企業用電即報即裝。
南寧五象南廣場位于中國(廣西)自由貿易區試驗區南寧片區的核心區域,是該片區的示范性辦公項目。目前項目還處于前期可研階段,就已經收到了轄區供電部門出具的臨時用電以及正式用電的供電方案。“我們提前了解到項目用電信息以后,就馬上開展項目配套外部電網設施的建設”,南寧供電局五象供電分局客戶經理吳峰說。
目前,根據項目的未來用電需求,已經將該項目20000千伏安的用電納入到附近的電網網格規劃中,項目隨時可以開展正式用電安裝。
利用該種模式,供電部門已經為該區域12個還處于基建中的用電大戶確定了正式的供電方案。大用戶用電由原來的“受理申請”“答復供電方案”“裝表接電”三個環節縮減為“受理申請”“裝表接電”。
南寧供電局市場營銷部經理陳翀旻表示,環節看似從三個環節縮減到一個環節,實際上背后是整個供電局流程的大變革和多個專業部門的協同配合,是一次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企業運作模式的革新。
“以往大企業來申請用電,一般是由工作人員進行現場勘查并等待答復供電方案才能對工程進行設計施工”,陳翀旻說,有時由于企業最近的接電點供電容量不足,或者是相關線路建設施工受阻,出具供電方案的時間比較長,一般需要半個月。

工作人員現場查看。肖軍攝
為此,南寧供電局通過與轄區政府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提前獲取轄區土地出讓、項目批復信息,提前掌握客戶的用電規劃。在此基礎上開展配套電網項目的建設和供電方案編制,并上傳“愛南寧APP”政務服務平臺,客戶正式報裝用電時可直接獲得供電方案,實現客戶“一報裝,即施工安裝”。通過實施用戶用電需求前置,中壓大企業用電全流程時間在現行的基礎上縮減了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