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電網廣東汕頭供電局舉辦廣東電網公司2022年社會責任日(國企開放日)汕頭站主題活動,組織多家媒體參觀體驗南澳島青澳灣風電場以及南澳柔直智能電網及超導電力技術展示中心,開啟一場沉浸式“親電”之旅。
據了解,“十四五”時期,廣東省能源消費總量將繼續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大力發展海上風電是全省新增電源的重要抓手,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必然選擇。根據《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7-2030年)(修編)》,汕頭海上風電規劃總容量為3535萬千瓦,占全省一半以上;已核準的海上風電項目達17項,裝機總容量1264.1萬千瓦,是廣東發展海上風電的“主戰場”。
風從海上來 蘊藏在風里
在南澳島上共有236臺風力發電機正不斷地向大陸輸送著清潔電力,為了讓風電更加安全、穩定、高效地進行并網輸送,汕頭供電局在這座小島上運維著三項世界第一工程——
世界首個多端柔性直流輸電示范工程
160千伏機械式高壓直流斷路器
160千伏超導直流限流器示范工程
▲南澳島風電場
這些“世界第一”不僅實現了技術從科研到應用的重大跨越
也很大限度地釋放了柔直輸電的潛能
讓綠色風電的并網效率更高
▲汕頭供電局變電管理一所柔直巡維中心站
據汕頭供電局柔直巡維中心站技術負責人介紹,自柔直系統投運以來,南澳風電利用率提高了10%,已累計往大陸輸送清潔能源14.8億度,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94.61萬噸。
▲汕頭供電局柔直巡維中心站技術負責人 郜學思
在汕頭南澳勒門海域,35臺風電機組正熱情擁抱海風,與此同時,12公里之外的220千伏疏港變電站,正將海上而來的“綠電”并入電網,照亮城市每個角落。據了解,僅僅這35臺風電機的投產,每年便可節約標煤2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萬噸以上。
▲南澳勒門海上風電
為滿足大容量海上風電新機型集中檢測需求,廣東省風電臨海試驗基地的建設工作也正加快推進,全力打造的海上風電認證檢測服務平臺與公共試驗平臺。
汕頭供電局計劃發展部工作人員介紹道:“項目建成后,最大可支持24兆瓦級大型海上風電機組型式認證和并網檢測,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將進一步補齊汕頭海上風電全產業鏈認證檢測環節,助力我市完善‘1+3+3’海上風電生態體系和國際風電創新港建設,服務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
▲汕頭供電局計劃發展部助理專責 許鴻斌
▲汕頭供電局成為廣東電網公司首個實現全鏈路100%覆蓋的地市局
除了節能減排,綠色電能主動走進企業、工廠、社區,結合行業用電需求特點,通過電能替代項目,為玩具、制衣、食品、制茶等傳統特色產業注入新動力,助力企業大幅減少生產成本,為生產效率和生產能力做“乘法”。2021年全年新增規模以上替代項目44個,完成可量化替代電量達到8932.5萬千瓦時。
此外,新能源汽車的迅速增長加快了對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需求。2021年以來,汕頭供電局聚焦城市公共區域,從惠民便民角度出發,累計建成各類汽車充電樁453臺,建設容量達16268千瓦。目前,全市累計投建大型汽車充電站達90個,充電樁達3450臺以上,年充電量達到5983萬千瓦時,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