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集團河北衡豐電廠中湖光伏電站配套建設的2.2兆瓦、2小時電化學儲能項目完成72小時滿功率試運行,轉入正式運行。這是河北南部電網首個納入調度的新能源配套儲能項目,標志著河北南網“新能源+儲能”進入實用化階段。
中湖光伏電站作為衡水市區唯一保障性并網項目,采用“綜合治理+儲能+飼草種植”模式,建設容量22兆瓦,分為6個集中式逆變方陣,每年可為電網輸送綠色電能超2600萬千瓦時。電站儲能系統主要由儲能變流器、電池管理系統、能量管理系統、電芯、溫控系統和消防系統組成,采用光伏集電線路35千伏電壓經變壓及逆變器轉變為1150伏左右直流與電池倉電池組連接。通過能源管理系統光伏電站發出的電可經由變壓器、控制器,最后被存放在由24個額定電壓為3.2伏特的磷酸鐵鋰電芯組成的電池箱中,280個電池箱串聯可存儲4429千瓦時電能,相當于一戶家庭兩年的用電量。
調試過程中,該廠協調設備廠家和施工技術人員,克服設備通信安全、指令下發分配等問題,與水新處技術負責人溝通,確定指令優化方案,采用分堆單體調試完成后,再總體調試,逐步完成設備最終調試并順利納入電網調度,在需要時,儲存的電能可以輸出到電網,有效消除晝夜峰谷差,實現平滑輸出,滿足了光伏發電平穩、安全接入電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