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電能靈活調度和調節功能的“神器”,是今年6月30日國網黃石供電公司上線投運的磁湖電廠,這也是湖北地區首個地市級虛擬電廠。和傳統電廠不同,它自身沒有發電功能,而是將電網中大量散落的、可調節的電力資源整合起來,在電源側和負荷側高效交互,完成電能的靈活高效調度,相當于具備了發電廠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3日的首次“實戰”演練中,磁湖電廠對黃石地區空調、充電樁、5G基站和工業用戶等可調節資源調控,調節負荷5.98萬千瓦,有效檢驗了平臺的調節和響應能力。
按照電力系統的運行機理,發電廠發出的電能要與用戶消耗的電能實時平衡,這就好比一個人挑擔子,電網在其中是挑夫,扁擔的兩頭分別時發電量和負荷用電量,只有兩頭一樣重,電網才能安全穩定運行。在傳統運行方式中,發電的多少由負荷大小決定,也就是說用電負荷越大,發電廠就發電越多,這就造成為了滿足一些不必要的用電負荷導致的電能浪費。
虛擬電廠的投運,可以有效監測到用戶的負荷情況,并根據用戶負荷的調節范圍,引導用戶參與負荷調整,再經過該電廠的控制中心系統,實現電能的精準調度。如果把電能比如水流,發電廠就是自來水廠,輸電線路就為水管,虛擬電廠的功能,就是調小或關掉不必要的水龍頭,將水輸送到更需要的地方。
當然,用戶不會平白無故參與進來,虛擬電廠也不會強制調節負荷。這些行為是基于雙方意愿下合同簽訂。根據湖北省能源局相關要求,自愿參與負荷調節的用戶可得到相應補貼。“用戶根據虛擬電廠指令和實際情況進行負荷調整,目前主要有邀約后1日調整、邀約當天調整和邀約30分鐘內準實時調整三種方式,每種方式根據參與調整的負荷和電能大小,都有相應的補貼標準。”黃石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秦祖寬說。
現階段,黃石地區通過安裝物聯設備,實現對工業可中斷負荷、樓宇空調負荷以及儲能設備的精準控制。秦祖寬介紹,在不影響人體舒適度前提下,調節商場空調溫度和主機轉速可實現負荷有效調整。此外,426個5G基站也具備5分鐘內快速參與條件。這些具有“大有可調”潛力的負荷,將為今年迎峰度夏提供靈活電源支撐。
據悉,黃石虛擬電廠目前可調節電能達22萬千瓦,調節能力達黃石地區最大負荷的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