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可以干什么?答案數以千計。漯河供電公司通過對電力數據分析,不僅可以完成遠程費控、線損分析管理,電能質量、計量裝置在線監測等六項營銷業務,而且只需輕點鼠標,即可實現低電壓用戶治理工作。
11月2日,漯河供電公司計量人員孫洪濤一上班便從省電力公司數據采集主機推送的用戶電壓數據中發現了幾處電壓異常用戶,隨后,他立即通知配電搶修人員到現場進行實際測量和治理。
作為省公司系統六個采集實用化深化應用試點之一,今年8月份,漯河供電公司在原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六項功能的基礎上,率先完成了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中低電壓數據第一階段的采集測試,電壓可監測覆蓋率達到70%,可以實現對全市七成用戶的電壓監測,并對低電壓用戶的自動判斷和篩選。
“千萬個電壓數據通過安裝在用戶表計中的采集器輸送到省公司采集主機,經系統自動比對后篩選出超出上下限的異常電壓用戶,配電人員就可根據這些用戶數據進行精準的治理改造。”漯河公司從事集抄多年的孫洪濤介紹。
傳統的低電壓用戶排查,主要依靠計量人員周期性對臺區計量表計進行電壓測量,雖能發現,但存在周期長、時效性差的問題。為確保用戶的用電質量,及時掌握用戶的供電設備的運行狀態,低電壓數據分析篩選功能,可以把這種局限性變得更小。
目前,漯河共有45.7萬戶居民計量表計已具備了低電壓采集功能,并初步實現了居民供電電壓越上、下限分析。此項基于大數據分析技術的測試成功,將逐步替代漯河公司傳統的低電壓治理工作方式,使得低電壓治理周期明顯縮短。
為確保低電壓數據的順利采集,今年以來,漯河供電公司更換、升級低壓集中器559臺、排查臺區500個、現場更換和調試居民用戶1萬余戶。截至目前,在漯河公司第二階段應用推廣中,通過對全市用戶電壓采集的對比分析,已確定低電壓用戶4.5萬戶,為今后的低電壓治理提供了精準的大數據支撐。 來源:河南省電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