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舞鋼市楊莊鄉瓦房溝村村內主干道兩側,伴隨著粉碎機的轟鳴聲,一根根用于燒火做飯的木棒轉眼間成了生產香菇的原料。“有了電力做后盾,生產食用菌方便多了,今年比去年多種5000袋,收入5萬塊錢沒有問題!”憨厚樸實的吳國宇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告訴記者。
今年50多歲吳國宇是瓦房溝村村民,去年種了1萬袋香菇,收入3萬余元。瓦房溝村位于舞鋼、葉縣、方城三縣交界處,這里四面環山,人多地少,信息閉塞,交通不便,是出了名的貧困村。近年來,該村以農民增收為重點,依托豐富的自然優勢,大力發展食用菌生產,生產的香菇等食用菌遠銷京、滬、廣等地,農民不但逐漸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逐步向小康邁進。隨著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電量不斷刷新,原有的變壓器和線路,遠遠不能滿足農業生產和農民群眾生活的需要。
舞鋼供電分局了解到該村用電現狀后,將該村作為農村線路改造的試點村,大力投入資金對其進行全面改造,配電容量從原有的一臺80千伏安大幅提升到兩臺315千伏安,線徑從35㎜²提升到120㎜²,并在村內主干道沿線新立32根電桿,在每根電桿安裝一個六位表箱供農戶使用,為該村食用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電力支撐。
眼下,正處于食用菌生產高峰期,村民通過改造后的線路,用電更加便捷,村民生產生活用電更加安全可靠。據該村黨支部書記劉愛臣,今年該村以香菇為主的食用菌種植規模將擴大三成以上。 來源:大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