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大難題
近年來,隨著信息系統的建設和發展,以配網GIS平臺為核心,將生產系統、營銷系統、計量四合一、調度系統的數據進行集成,電網企業已經建立起了 “站—線—變—戶”的一體化數據模型,形成了從電網設備到客戶信息的拓撲映射關系。系統搭臺打破了專業壁壘,實現了信息共享,這為解決配網規劃缺乏可靠數據和信息化支撐的問題提供了有利條件。
2015年以來,云南電網公司組織玉溪供電局和大理供電局按照“三統一”的規劃思路,啟動了配電網規劃管理創新工作。
實踐證明,按照規劃“三統一”的思路,云南電網公司采取“基于營配集成的配網規劃方法”解放了規劃者的體力,釋放了規劃者的腦力,使規劃專業人員掌握了統一的數據依據,提升了規劃方案的品質,并能根據投資策略的改變合理調整投資力度。這有效解決了決策難、評審難、編制難的問題,幫助規劃管理人員不斷提升業務能力。
“三統一”引起“化學反應”
統一技術原則是基礎。云南電網公司在上級各項規劃技術原則、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區規劃定位、電網現狀和負荷發展等實際情況,進行電網分區、分片,明確屬地化的電網遠景發展目標,統籌建設、改造的技術要求和各電壓層級的優化原則。
統一項目建庫是目的。該公司計劃發展部牽頭,與營銷、設備、調度等部門就解決負荷增長需求、業擴受限、網架薄弱、可靠性低等問題的項目建立傳遞機制,共同制定解決舉措,形成基建、技改、營銷3類項目的規劃方案,構建統一的配電網規劃項目庫。通過統一項目建庫,可以統籌平衡生產運行、電網發展的需求,合理安排項目建設的時序;樹立“大電網”理念,解決垂直管理造成的項目重報、漏報、建完就改、重復建設等問題;有效減少投資浪費和電網作業對客戶供電的影響程度。
統一規劃平臺是工具。借助配網GIS、調度自動化系統、生產管理系統、營銷計量四合一等信息化成果,規劃平臺通過“企業服務總線”與其他系統進行數據交互,自動獲取規劃所需數據,用信息化手段來實現配電網現狀分析、負荷預測、項目管理、規劃方案編制和規劃效果評估等功能,為電網規劃和投資決策提供有效支撐。這是信息化技術在電網規劃工作中的應用,是對營配信息集成成果的應用,也是對“6+1”的延續和補充。 來源:中電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