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四月,走進蘆山縣工業集中區湘鄰紡織有限公司,四座車間廠房內的生產流水線運轉不停。這個四川省內的大型紡織骨干企業,如今年產值達到了1億多,較受災前直接翻了一倍,員工也增加到了200多人。
“原來老廠是接的農網,現在用的工業用電,廠里再沒跳過閘……”廠長樊正華說,生產線正計劃擴大設備,預計月耗電量將從70-80萬度增加到150萬度。“線路已經升級完成,完全不擔心會超負荷。”
位于318國道旁的飛仙關鎮擁有茶馬古道景區和古城文化,目前正打造4A級景區,計劃以特色生態農業帶動旅游業的發展,帶領地震災區的老百姓們發家致富。居民尹明香順勢開了叫“古鎮客棧”的旅店,布置了10間客房,然而,客房里卻沒有安裝電視機和空調。
“電視空調都裝起,電帶得起不哦!跳閘怎么辦?”面對尹明香的“焦慮”,國家電網雅安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專程到她家里,幫她檢查電路電表,告訴她放放心心的置辦電視機和空調,迎接八方來客。
如今,雅安地震災區各處煥然新生,這背后離不開供電質量的有力保障。記者從國家電網雅安公司獲悉,3年來,該公司累計在雅安投入電網建設資金40.06億元,開工建設35千伏及以上電網項目51個,10千伏及以下項目1059。截至目前,災區電網建設已完成890個項目,另有220個在建項目已進入全面收官階段,預計今年7月20日所有電網災后重建項目基本完成。
此外,為了確保災區群眾安全穩定供電,國家電網公司連續兩年實施了“情系災區·電暖寒冬”電網暖冬行動,共整治低電壓、超負荷臺區1156個,高效完成7.11萬戶災民安置點、自建房施工用電和裝表接電工作,實現了災區新建聚居點“建成一個、通電到戶一個”,災區群眾自建住房“建成一戶、通電一戶”。
災后重建是“硬仗”,產業重建和重大項目建設更離不開電力的“支援”。中國恒天集團雅安汽車生產基地、王老吉大健康產業(雅安)生產基地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相繼在雅安落戶,雅康高速、318國道、351國道等橫跨災區的重點交通工程陸續啟動,需要電力線路遷改、施工用電接入或永久用電的接入。國家電網通過提前介入、高效服務,為災后重建重點項目建設贏得了大量寶貴的時間。
服務地方災后重建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力保障用電需求,劣勢求進,災后第三年,雅安電網規模和供電能力也已全面超越震前水平。如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變電站、一條條橫貫東西的銀線構架起日益堅強的電網,依然在為雅安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著充足的電力保障。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