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最大的智能電能表自動化檢定流水線上機械手臂抓取電表
你家的智能電表走得準嗎?在“520”國際計量日到來之際,記者走進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計量中心,詳細了解一塊普通的家用電表在入戶前所經過的“全面體檢”過程。

計量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做智能電表的全性能試驗
在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計量中心的紫云路生產區,每間實驗室中都擺放著精密的檢測設備,這里主要進行智能電能表供貨前的全性能檢測試驗,如環境影響試驗(包含振動,雨淋,粉塵,高溫高濕等試驗);電磁兼容試驗(雷電沖擊,靜電放電試驗等);模擬實際運行情況下的性能試驗等。“可以說,這里模擬的是各種極端環境,例如電表受到淋雨、雷擊,或者遇到突然斷電再來電時,還能不能保持準確度,而且我們對智能電表進行檢定的標準表按期溯源至安徽省最高計量標準,以確保檢定的智能電表準確性。”據技術人員介紹,來自電表制造生產廠的抽檢品在通過共62項的全性能檢測后,才能投入大批量生產。

計量中心人員對智能電表進行模擬振動環境檢測
批量生產后的電能表,出廠后將送到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計量中心的稻香路生產區進行檢測。這里擁有安徽最大的智能電能表自動化檢定流水線,主要是開展抽檢電表的功能和誤差試驗以及全省智能電表的全部檢定工作。在先進的自動化檢定流水線上,經過外觀檢查、交流耐壓、基本誤差等七項試驗,才能完成了對電表的一次“全面體檢”。在稻香路生產區,正常日均8小時檢定產能為單相表1.3萬只。自動檢定流水線檢定完畢后,為保證質量安全,還需對不合格表計進行人工復檢和對合格品進行質量核查工作。

計量中心人員進行智能電表的電磁兼容試驗
經過檢測合格的每一塊電表都會通過專業化的物流車輛配送至市、縣供電公司庫房。隨后才會安裝到各家各戶。即使是已經在居民家中“上崗”的電表,也會通過計量在線監測,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按周統計計量異常和用電異常。
據悉,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計量中心自2012年投運至今,電能計量器具檢定狀況優良,車間未發生非計劃性停運等重大故障。同時,檢定過程自動化開展,避免了人為因素,確保了檢定質量的穩定一致,全面提升了電力營銷服務水平以及電力計量的公信力,保證了電力貿易結算的公平、公正。 來源:中安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