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貴陽地區的氣溫逐漸降低,加上臨近國慶,該局未雨綢繆,除了組織工作人員深入轄區,對配電設備、線路、用電設施等進行全面 “體檢”,排查治理用電隱患。以便全面掌握轄區電網健康狀況,為保障冬季負荷高峰電網安全可靠運行奠定基礎,為電網過冬做足“功課”。
體檢設備 消除隱患
近日,該局各分縣局組織人員對轄區旅游景點、商場、酒店、廣場等節日期間重要活動區域重點開展安全隱患檢查;對查出的隱患和缺陷及時進行消除,確保國慶假期正常供電。
進入9月份以來,該局認真制訂國慶保電工作方案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對供電線路和設備,開展“拉網式”安全大普查,并進行隱患消除;并提前做好供電應急搶修車輛、人員、事故備品和搶修材料的準備,隨時待命出發,確保人民群眾過一個歡樂祥和的國慶佳節。
同時,面對氣溫變化,該局提前做好“迎峰度冬”工作。為更好地消除隱患,保障冬季用電安全,該局結合安全大檢查活動,多舉措做好用電安全檢查和整改工作。該局進行拉網式排查用電安全隱患,根據天氣變化,組織人員加強大風、大雨等惡劣天氣對電網安全運行影響的監控力度,加強對各供電區線路、設備的日常巡視和保供電特巡工作;嚴格執行雨前、雨后巡視檢查制度,加強對桿塔基礎、拉線、避雷器、配電變壓器等設備的巡視檢查,確保設備性能狀態良好;對轄區配電設施和線路巡視中發現的各類安全隱患,第一時間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責任人、明確整改時限,消除隱患,保障設備安全可靠運行;完善各類應急工作預案,做好搶修人員、備品備件的配備,確保快速有效地進行各類故障的應急處置,確保電網安全平穩度冬。
科技支撐 服務升級
9月23日,該局車載110千伏自由組合式變電站在220千伏烏當變電站帶電試運行成功,這標志著貴州省首座移動式變電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車載移動變電站運輸方便、裝備完善、運行可靠,節省了征地、土建、設備安裝等方面的資金投入。在自然災害、突發設備事故等緊急狀況下能迅速替代某一常規變電站并恢復供電,在高負荷季節投入運行可以克服該區域供電容量的不足。同時,車載移動變電站使用靈活,在野外、在山中、在路旁等,只要有電源的合適地點,就可以將其拖到現場,在極少工作量的情況下,在極短的時間里,完成變電站的連接組建。
為確保居民客戶安全可靠用電,該局將管控的重心放在停電時間、停電范圍和停電次數“三停”管控上,通過深入開展防外力破壞、減少故障停電時間。
無論是數字化變電站的建設、配電網改造的升級,帶電作業、帶電水沖洗、在線監測系統等新興應用技術的不斷革新……圍繞供電可靠性的提升,該局不斷挖空心思做文章,目的就是為了減少客戶的停電。據統計,2013年,貴陽電網城市用戶平均停電時間為0.93小時/戶,緊隨珠三角地區邁入1小時大關,達到國家能源局金牌企業水平。今年,該局將繼續全面提升居民用電質量,確保2014年城市年戶均停電時間少于1小時。
舒心用電 就在身邊
“天氣冷了,我們家的取暖電器都準備拿出來,但是很久沒用,真擔心有什么用電隱患,你們的安全用電宣傳手冊來得真及時!”在貴陽市小車河附近,市民張先生說道。日前,城北分局工作人員走進國際城社區,用專業化的服務水平幫助市民解決用電疑難,受到了好評。
接受用電調查采訪的市民趙先生說,這些安全用電小知識很貼合實際,對于提高居民用電安全意識很有幫助。與趙先生有同樣想法的市民還很普遍,“通過工作人員的講解,很有必要定期對家里的用電線路或者電器進行定期檢查。”居民黃先生說道,為保障客戶安全可靠用電,結合季節特點及用電實際,該局15個分縣局和輸電管理所走鄉串戶,來到客戶身邊,開展“舒心用電在身邊‘走進校區、走進郊區、走進社區、走進工地、走進商圈’五走進”活動,“零”距離服務客戶,宣傳安全節能。系列活動,積極倡導安全和諧用電,提高市民安全用電意識、自我防范和處置用電故障能力,確保用電安全可靠。
活動中,還編印了安全警示小手冊,其中含括了圖文并茂的警示案例、電力法規、電力設施保護應知應會小常識等內容,這本手冊也成為群眾可以隨身攜帶的“安全用電教科書”。截至9月,該局各單位已走進294次各區域,發放宣傳小手冊28900余份。通過現場大展板講解、播放安全用電公益視頻、實地指認教學等方式,現場培訓各類人員82400人次。(鄭鈺輝 楊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