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來五甲所在的阿吼村是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定點幫扶的“結對”村。隨著該公司精準扶貧舉措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像阿來五甲這樣的貧困村民正通過自己的雙手改變命運。經過幾年的對口幫扶,2017年11月阿吼村順利通過涼山州脫貧驗收檢查,標志著該村實現脫貧,該村目前的人均年收入為5503元。1月8日,阿吼村順利通過省級脫貧驗收及第三方評估。
近年來,國網四川電力累計投資340億元,完善貧困地區電網設施,國家電網供區內8536個貧困村全部達到“戶戶有生活用電”標準,36個深度貧困縣戶均配變容量超過了全省平均水平,全力促進水電消納,保障了三州地區4200萬千瓦清潔能源并網,年經濟值達460億元,精準幫扶樂山馬邊縣和涼山喜德縣,探索出“產業+智力+愛心”扶貧模式,受到各界高度肯定。
先行:深入推進電網改造升級
為全面落實四川省委、省政府“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個民族、一個地區、一村、一戶、一人”的要求,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集中力量對全省88個貧困縣的電網進行了詳細梳理。
在電網建設方面,2012年以來國網四川電力先后完成“新甘石”聯網、川藏聯網、無電地區電力建設等一系列重大電網工程,徹底解決了10個縣孤網運行的問題。十二五以來,公司共在36個深度貧困縣投入農村電網資金100余億元,補齊電力發展短板,確保無一戶村民因供電問題影響脫貧。
針對農村低電壓問題,十三五以來,公司累計改造機井5113眼、改造中心村5992個、為520個村通了動力電、解決低電壓戶17萬戶,覆蓋70個縣、3473個貧困村,戶均供電容量達1.61千伏安,較2010年提高近一倍,保障了易地扶貧搬遷、彝家新寨建設等民生工程順利推進,滿足了農副產品加工、養殖產業發展需求,為貧困群眾增收創造了有利條件。
目前,我省國家電網供區內8536個貧困村全部達到“戶戶有生活用電”的標準,36個深度貧困縣戶均配變容量超過了全省平均水平。
精準:實施“產業、智力、愛心”扶貧
在長年的電力扶貧實踐中,國網四川電力結合貧困地區情況,探索出一條可借鑒可推廣的“產業、智力、愛心”三位一體的造血式扶貧模式。
產業扶貧就是通過產業發展促進貧困村群眾增收,增強貧困群眾的認同感。按照省委、省政府扶貧工作統一部署,從2016年開始,涼山喜德縣阿吼村和樂山馬邊縣高石頭村被定為國網四川電力的定點幫扶村。從那時起,該公司創新推出“建檔案、抓培訓、搞競賽、搭平臺、建聯盟”的“五步走”工作法,積極探索“公司+合作社+農戶+電商”產業發展模式,成立了麗火現代農業公司,全面負責產業發展具體項目的實施,指導村民成立農民種植養殖合作社,輔助貧困戶實施種植養殖項目,建立農特產品微信銷售平臺和扶貧宣傳公眾號,開展線上線下銷售。
為確保阿吼村村民種植的百合、養殖的綿羊和生態黑豬等農牧產品能夠順利銷售出去,2017年,國網涼山供電公司籌備了喜德縣阿吼村第一屆“購物節”,通過“以購代捐”方式,收購、銷售阿吼村養殖的綿羊、生態黑豬、閹雞及百合。通過兩年多的幫扶,阿吼村貧困戶人均年收入從2015年的1500元增長到2017年的5500多元,該村于2017年11月順利通過涼山州的脫貧驗收。
智力扶貧是加強教育培訓、提升村民文化素質,增強貧困群眾的成就感。堅持“授人以漁”的教育扶貧理念,先后培養了464名具備大中專學歷的電力專業藏區學生;幫助27名貧困青年參與電工技能培訓,并助其解決就業問題;聘請四川農業大學專家舉辦農業技術培訓3期、農民夜校12期,受益村民500余人次;積極跟蹤貧困戶子女入學情況,幫助8名適齡兒童返校讀書;開展“五星少年”評選活動,260人次優秀學生接受表彰和助學金資助;關注兒童教育,建成四川青少年活動中心4所、“川電留守學生之家”208所,組織志愿服務15萬余次,13萬留守兒童受益。
愛心扶貧是通過愛心扶助增強貧困群眾的幸福感。國網四川電力實施以金秋助學、知識下鄉、安全用電為主題的“六個一”扶貧日特色活動,推廣“包片進村”,累計派出1200余個工作組走進貧困地區;架起電力“連心橋”;安排送醫上門,701人次接受免費體檢,得到診療建議,有效防止因病致貧;開展貧困戶“送溫暖”和春節慰問活動,助力柏香村、珍珠橋村50戶貧困群眾建成彝家新寨;爭取政府資金,硬化阿吼村產業基地毛坯路2.34公里;協調征集土地70畝,修建安置房73套,完善村級“1+6”公共服務設施配置;資助1.2萬戶彝家新寨建設,助力“美麗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