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江蘇林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油用牡丹+光伏”高效利用模式暨油用牡丹產業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在啟東召開,會議邀請了諸多行業專家共同探討光伏農業發展新方向,實現新突破。
原國家林業部副部長李育材,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植物學會理事長匡廷云,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北京林業大學校長尹偉倫,國家農業農村部中國綠色食品中心主任張華榮,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中心高工葉東嶸,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所長沈文忠,林洋集團副董事長陸永新,林洋集團副總裁、江蘇林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裴駿,江蘇林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士兵,林洋新能源研究院院長裴楠,林洋能源總裁助理王璞等相關領導出席。
會議期間,專家組成員前往啟東近海鎮的林洋新能源光伏電站基地進行實地考察。截止目前,林洋新能源開發電站超2GW,其中農光互補電站約800MW。林洋新能源和中科院聯合首創的光伏+牡丹模式已運行四年,取得國家專利13項(8項獲授權),通過成果評價3項等豐碩成果,創新出了光伏農業的新型模式并在江蘇、河南、安徽、山東等省進行示范推廣17865畝。項目優化了傳統光伏陣列,改良了灌排、道路、輸電系統等,在保障光伏發電量的同時更有利于油用牡丹生長,提升了固碳能力,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更為地方政府和人民帶來巨大的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解決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同時對國家糧油安全也具有重要戰略性意義。
在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中,專家組與項目方成員共同圍繞光伏+油用牡丹模式、油用牡丹產業關鍵技術以及其衍生產品的研發等內容進行深入探討。通過現場考察及項目總結匯報,經質詢、答疑和討論后,專家組一致認為林洋“光伏+油用牡丹”產業關鍵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專家組希望相關企業能加大牡丹籽油在基礎醫學的研究力度,進一步加強關鍵技術的轉移轉化和應用,推動產業發展。
“光”之所向,“伏”射萬家。林洋新能源將以此次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為契機,本著“打造綠色環境,創造美好生活”的企業愿景,在能源轉型的大環境下,總結經驗,堅持創新,堅定不移地發展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項目,積極為打造有林洋特色的油用牡丹產業不斷努力,繼續為建設“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的美麗中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