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德國北部海島博爾庫姆附近海域正在建造的風力發電場。這座海上風力發電場共有12個風力發電渦輪,建成后每年的發電量可以滿足5萬家住戶的電力需求。 ? ? ? ? ? ? ? ? ? ? ? |
???? ???? 引言 ???? ????近十年來,德國完成了新能源領域的一系列創新,使一個全新產業蔚然成林:德國當前可再生能源占全部能源消耗的比例已超過15%,德國新能源企業每年產值達250億歐元。 ???? ????盡管當前德國經濟仍未擺脫衰退困擾,但德國政府未雨綢繆,從長遠考慮制定了新的經濟增長戰略,計劃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德國政府一方面希望將綠色經濟作為擺脫經濟危機的出路,更重要的是要努力謀求面向未來的經濟可持續發展。 ???? ????無論風能、太陽能,還是生物能、地熱等領域,都活躍著德國企業的身影,他們不斷將各種創造發明商品化,并逐漸向全球市場擴張。與此同時,數量眾多的新能源公司仍不斷在德國注冊成立。這又是什么原因呢? ???? 從上游產業到下游產業 ???? ????德國新能源產業取得革命性進步,離不開德國政府在2000年出臺的《可再生能源法》。這部法律規定新能源占德國全部能源消耗的比例最終要超過50%。政府為此制定了政府補助、新能源發電無條件入網等一系列非常規政策,全力扶植新能源企業發展。 ???? ????10年間,在《可再生能源法》指導下,德國政府又陸續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新能源電價補貼、《生物能發展法規》以及促進太陽能應用的“十萬屋頂計劃”等。今年3月,德國政府剛剛通過《新取暖法》,政府繼續提供5億歐元補貼采用可再生能源取暖的家庭。同時,德國政府的扶植重點逐漸向新能源下游產業轉移,例如今年年初政府制定的500億歐元經濟刺激計劃中,很大一部分用于研發電動汽車、車用電池。德國政府最近還提出到2020年生產100萬輛電動汽車的計劃。 ???? ????出于歷史和現實的考慮,德國政府將發展新能源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加以推動,以解決本土能源緊缺的難題,這為德國新能源企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政策性支持。 ???? 從人才升級到產業升級 ???? ????在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國家意志之下,德國新能源企業享受到了“天堂”般的發展環境。德國企業利用風能、太陽能等發電,近乎“不計成本”:企業可將研發成本、制造成本加上一定的利潤全部計入電價,對于其生產的電力,電網企業須無條件采購。德國能源巨頭被要求用高于市場價四倍的價格購買太陽能電力。而家庭、農場等如果采購直接利用太陽能的相關設備,將得到政府的現金獎勵。 ???? ????這些優惠措施激勵著一批批人才投身新能源領域,產業技術難題也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被一一破解。德國“風電之父”阿洛伊斯·沃本正是這樣的人才之一,他曾設計出德國第一臺發電風車的葉片與輪轂,如今他創建的ENERCON風能公司產值居德國同行業第一。 ???? ????行業領袖帶動整個新能源產業實現了一次次技術突破。如在風能領域,十年間,發電風車單機功率實現了從100千瓦到1兆瓦再到5兆瓦的巨大飛躍。專家認為,這一產業升級速度不亞于當年信息技術領域芯片升級速度。 ???? 從轉移支付到市場支付 ???? ????德國新能源企業在政府哺育下茁壯成長,也造就了其天然的“軟肋”——政府政策的改變成為新能源企業的最大風險。2006年德國政府開始逐步減少對生物燃料的補貼,生物燃料銷售隨之顯著放緩,企業倒閉不斷。當前歐洲各國太陽能政策的轉變,也造成今年德國光伏行業形勢驟然趨緊。 ???? ????這凸顯出新能源產業一直以來的尷尬:它始終未獲資本市場的青睞。從資本角度來看,扣除政府補貼,新能源的內在資本收益與石油、煤炭等傳統能源產業收益相差懸殊。 ???? ????當前要通過政府手段解決這一資本難題,核心即實現傳統能源向新能源的轉移支付。德國政府出臺了三方面具體做法:一是通過公共財政向新能源提供補貼;二是通過為現有電力企業制定新能源指標,強制新能源發電入網,實現傳統能源對新能源的直接補貼;三是維持高電價、高油價、高取暖費,通過消費者實現對新能源的補貼。 ???? ????在未來發展中,新能源產業要真正成為經濟支柱產業,必須依靠資本市場而非政府政策。因此尋找新的資本手段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成為政府和新能源企業重要任務。 ???? 從傳統經濟到綠色經濟 ???? ????在今年6月份召開的第四屆德國環境、自然資源保護和核能安全部創新會議上,德國外交部長瓦爾特·施泰因邁爾與環境、自然資源保護和核能安全部長西格馬·加布里爾共同打造了一份旨在推動德國經濟現代化的戰略文件。 ???? ????文件強調生態工業政策應成為德國經濟現代化的指導方針,它包含6個方面的內容:環保政策要名副其實;制定各行業能源有效利用戰略;擴大可再生能源使用范圍;可持續利用生物質能;推出刺激汽車業改革創新措施及實行環保教育、資格認證等方面的措施。 ???? ????在這次名為“綠色復興——增長、就業和可持續發展新政策”的創新會議上,施泰因邁爾和加布里爾均強調,綠色經濟能夠刺激經濟景氣和建立新的經濟行業。另外,要謀求整體經濟的現代化,使當前的工業核心向資源有效利用方向轉變,也要努力實現經濟長遠、合理、低碳型、資源節約型增長。 ???? ????加布里爾還強調:“環保技術是當下德國經濟的穩定器,并將成為未來經濟振興的關鍵。”他指出,如果在生產過程中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德國工業每年將可節省約1000億歐元。如果德國經濟能順利實行生態變革,到2020年國內可新增100萬個就業崗位。 ???? ????為了實現傳統經濟向綠色經濟轉軌,德國除了注重加強與歐盟工業政策的協調和國際合作之外,還計劃增加國家對環保技術創新的投資,并鼓勵私人投資。德國政府希望籌集公共和私人資金,建立環保和創新基金,以解決資金短缺問題。此外,德國聯邦、州和縣政府將對商品集中采購政策進行調整,注重采購那些能源利用率高的新產品。 ???? ????德國環保技術和產品質量多年來處在世界領先水平,環保意識在德國已深入人心。德國工業協會8月11日公布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89%的受訪者贊成德國工業界利用環保技術來擺脫當前經濟危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