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能源署認為,到2020年時,“中國可能成為氣候保護的先鋒”,這是國際能源署首席經濟學家法提赫-比羅爾博士日前回答德國《南德意志》報記者問時闡述的觀點。
??? 報道稱,迄今為止,只要提起氣候保護,發達國家總是喜歡指手畫腳,并要求發展中國家“必須一起采取行動”。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于今年12月召開的前夕,國際能源署的這番表態,頗耐人尋味。國際能源署要求發達國家加大氣候保護的力度。比羅爾說,美國和歐洲對二氧化碳的排放,到2020年時,“必須明顯”低于目前規劃的數量。換言之,目前歐美規劃的減排量遠遠不能滿足氣候保護的要求,其力度太小,必須“更加努力”。
??? 與此相反,比羅爾卻“贊揚中國”在氣候保護方面所做的努力。他贊賞中國從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中獲得電力并提高能效的計劃。他認為,隨著這一計劃的實施,“中國已經走在健康的道路上”。“到2020年,這個國家可能成為國際氣候保護的先鋒”。
??? 比羅爾稱,當前的經濟危機為發達國家提供了改革能源產業的“一次性機會”。2009年,對礦物質能源的消耗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皆將下降3%,由于蕭條許多投資都被迫推遲了。根據今年12月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發出的信號,投資者們有可能開始轉向,將資金投入到環保型的技術上來。
???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成立的國際能源署擁有28個成員國,其總部設在法國首都巴黎。它的主要職責是在能源供應、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方面向其成員國提供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