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究竟什么是低碳世博呢?正在為世博提供建筑服務的遠大低碳建筑公司總經理傅立新闡述了他的理解。
傅立新說:“我覺得低碳世博包括兩方面:第一,讓全人類建立一種低碳意識;第二,利用(世博會)這樣的平臺把已經誕生的低碳產品和方法展示給所有人。”
在此次上海世博會上,低碳理念成為許多參展方力圖表現的主旋律。世博園區及其周邊所采用的新能源處處可見。最常見的就是園區內的交通工具——五百多輛零排放的燃料電池汽車。園區的建筑也都從節約能源、減少排放和可回收建筑材料等方面進行構筑和建設。
以“創新,點亮夢想”為主題的國家電網館就處處蘊藏著“低碳世博”的理念。工作人員小劉表示,如何更好地利用自然能量,同時減少能量的消耗,是他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小劉說:“我們采用太陽能電池。在底下的變電站采用地熱能。上面有風能。館里面所有的能量都通過智能的能量使用系統來調劑。”
關于低碳,小劉認為,“智能電網”非常重要。
小劉說:“中國智能電網的特色被稱為“堅強智能電網”,它利用特高壓輸電技術。特高壓輸電技術是把電壓提高到很高的一個伏特數,這樣傳輸過程中損耗很低。這樣就可以把西部能源輸送到東部來。”
而談到降溫裝置,世博園的所有空調都采用非電技術,做到真正的低碳減排。所謂非電技術,就是采用了直接由熱能來制冷的原理。傳統意義上的電空調要完成制冷效果,必須由熱能到機械能,由機械能到電能、再由電能回到機械能,最后才能制冷。然而,這五次能量轉換過程都將排放出一定數量的二氧化碳。而非電空調則有效地減少了空調制冷過程中大約四倍的碳排放量。遠大低碳建筑公司總經理傅立新說:“非電空調比常規電空調節能兩倍。它減排的二氧化碳相當于常規空調的四分之一。一棵成年樹每年可吸收18.3 公斤的二氧化碳,如果按這個數量計算,整個世博園使用的非電空調而減排的二氧化碳相當于在世博園種了四百萬棵樹。”
遠大在世博園區內共建設了22座能源中心,為200余個場館提供空調服務。據介紹,這種區域空調的服務模式已被歐洲許多發達國家廣泛采用,此次應用于上海世博會,將有助于加速區域空調在全球的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