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Greenbox公司創始人蓋伊的研究發現,美國普通家庭所購買的電力中平均有20%都是被浪費掉了,而如果人們愿意針對浪費進行改變,所帶來的整體效果,可能會讓美國的人均電費減半。近年來,基于對能源管理的重視,越來越多的能源管理產品開始出現在歐美的家庭里,除了傳統的智能家居廠商外,谷歌、諾基亞以及一些軟件設計者都有涉足能源管理產品的開發。在如今這樣一個高科技產品泛濫的時代,或許通過技術來制約技術所帶來的消耗,是較之類似溫情脈脈的“地球一小時”那樣的活動,更加行之有效的環保方式。
在金融危機和環境危機的雙重壓力之下,能源管理技術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奧巴馬政府一上臺就開始制定關于刺激經濟和保護環境的新政策,特別是大力發展公共事業,其中就包括了在美國家庭安裝4000萬個智能電表。通過對家庭能源的有效管理,可以大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為家庭節約不菲的能源開支,同時還能夠減少碳足跡的產生。這一能源管理技術與我們此前所了解的通過家庭自動化提高能效的技術有所不同,它不僅幫助用戶跟蹤和了解自己家庭的能源使用情況,而且可以幫助公共事業公司平衡能源的供求。因此,它不止是對單個家庭內設備的控制與管理,還同時實現了家庭與家庭,家庭與水、電、煤氣等公共事業公司的互動,從而在整個社會范圍內推動能源效益的最大化。
儀表的革命
智能儀表是這個家庭能源管理系統的核心,較之普通的電表,它能夠提供更多的電力使用情況細節。智能儀表通常指電表,但現在也逐步用于水和天然氣的智能測量。智能儀表不止是一個簡單的自動抄表系統,它涉及了很多不同的技術,包括實時或接近實時的傳感器、通信技術、停電通知、電能質量檢測等等,是組成智能電網的一部分。智能儀表的應用,為能源使用的市場調節提供了信息基礎,由于電力使用的高峰通常出現在某些可預見的季節與時段,因此消費者如果能夠調整使用習慣,便可以制約電價的上漲,避免電廠因興建新電站所帶來的資源浪費。據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針對用電情況的一份調查指出,美國消費者只需將7%的耗電量轉到非用電高峰期,每年就能省下230億美元。現在,智能儀表在歐美、澳洲等一些國家已經得到大力推行與部署,有數據統計,目前大約有4000萬臺智能儀表在世界各地使用,再接下來幾年里,預計還會再增加1億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