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飛!第一個航路點:東經117度35分74秒,北緯36度23分21秒,高度78米。”4月7日11時46分,山東500千伏川泰(淄川—泰山)雙回線雪野湖段,一架無人直升機輕盈地飛向高空。
無人機按照預設的三維度進行拍照和視頻拍攝,并將圖像和檢測到的數據實時傳回地面測控車的監控后臺上。看著傳回的清晰圖像,在場的工作人員不由得發出了歡呼。這是山東電力研究院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同步智能輸電線路無人飛行巡檢系統首次成功試驗。
據了解,整套無人直升機巡線系統分為無人直升機平臺和檢測系統兩部分。研發團隊設計了兩種平臺,輕巧型平臺能載荷12千克,耗油量小,穩定可靠,成本低,易維護,操作方便;大載重平臺能載荷20千克,發動機馬力大,自帶發電機供電。兩個飛行平臺都可以為110千伏~750千伏的輸電線路巡檢。無人機每次可飛行1小時,巡線20千米。它飛行四個架次相當于20名巡線員工作一整天,且不會受地理環境的限制。
當天的試飛持續了15分鐘,巡檢了1.6千米線路。無人機在六個預設位置自動懸停在距離鐵塔40米的地方,進行了檢測試驗,實現了一鍵式自主起降。從傳回的圖像中可以清楚地察看桿塔、線路和線路走廊情況。紅外熱像儀所拍攝的靜態圖像包括熱圖數據,可詳細了解被檢設備的溫度。
現行的輸電線路巡檢模式艱苦而危險、亟待完善,而智能電網建設也需要先進、科學、高效的智能巡線方式。2009年1月,國家電網公司正式對無人直升機巡線系統研發立項。山東電力研究院承擔了該項目的開發工作。
延伸閱讀
三項重大創新巡檢線路顯神威
無人巡檢系統實現了三項重大創新。首先,它既有可見光相機,又有紅外熱像儀,且兩者都可生成動態視頻和靜態圖像。其次,它實現了多路視頻及數據雙向同步傳輸。無人機在巡線時,能把攝錄到的圖像、檢測到的數據,多路傳回地面,地面也可向它傳輸資料,9.6兆的無線寬帶可以保證實時傳輸。再次是應用了紅外熱圖分析技術,讓線路易發熱部位的缺陷無處可逃。
具備九大功能 智能診斷故障是方向
無人機巡線系統現已經具備九大功能:一鍵式自主升降、航線自動跟蹤、軌跡實時展示、三維程控飛行、可見光與紅外雙重測試、自動巡檢、多路雙向同步傳輸、安全預警策略和紅外熱圖分析。將來,無人巡線系統還可實現對故障的智能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