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質疑: 發現電表不再以度數計量
3月19日,網友fxch以《驚爆!寧夏電表不再以度數計量》為題在網上發帖。
該網友家住藍山名邸,前幾日供電局把小區內的電表都進行了更換。讓他想不到的是:新換的電表上不顯示現存的電量,只顯示金額!他就此事打電話詢問供電局,得到的答復是,新電表是遠程調價的。“也就是說,你花100元買了200度電,還沒有用完的時候電價漲了,于是電表的計量也相應的漲,你就不可能用到200度電了,必然會變少!”
他的觀點得到了大多數網友的贊同。很多網友甚至猜想這是供電部門為了防止有人囤積電量應對可能上漲的電價而出的對策。
供電部門: 金額計費有助于峰谷電價的實施
“目前使用的電表有費控型、量控型兩種。但由于以后要實行峰谷電價、階梯電價,使用費控型電表更適合客戶結算。”對于網友提出“電表不再以度數計量”的疑問,張立中這樣解釋。
同時,張立中告訴記者:“人們過去都習慣于電費只漲不跌,認為現在買來的電一定比將來買的便宜,這是一種誤區,在實行峰谷電價后只要住戶使用得當,完全可以享受電價優惠。同時,電價是否上漲并不是企業自己說了算,電力是國家基礎能源,其價格是否調整,調整價格,調整時間都由國家嚴格控制、組織;電網企業依法執行電力價格政策。上次居民生活電價調整是在2006年,再上一次是在2002年,每次調整幅度僅幾厘,網友大可不必過于擔心,我們應該對國家政策有信心,相信國家能處理好這個問題。”
網友質疑:改造向用戶收費
“不是說不收錢嗎?請問收了我60元錢是什么錢啊 ?”網友“好運虎年”稱,工作人員上門說要進行電表改造,家里只有老人在,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說交錢就交了,還沒有任何收據。
同樣,在銀川市政府督辦,家住銀川市興慶區電表廠家屬院的馬女士反映:供電局給電表廠家屬院8號樓及后面的一棟舊樓安裝智能電表,溫和房地產的物業公司向住戶收取300到340元不等的費用,但住戶給供電局打電話答復說智能電表是免費安裝的。住戶們為了正常用電只能將錢交給了物業。
供電部門:用戶反映屬實,已經處理
“很感謝網友和市民向我們及時反饋問題,經調查,此問題屬實,我們已經做出處理。”對于網友和市民反映的施工方收費問題,張立中表示,智能電表改造供電部門是不收費的,出現的收費問題屬于外委施工單位的嚴重違規行為。目前,收取的費用已安排工作人員上門退還,同時,電力部門已與承擔施工任務的國飛電力工程公司解除工程合同。除了施工方違反規定收錢外,還有的是部分物業公司乘機收錢。
網友質疑:一天花了3元的電費
“我每天就是看看電視、然后就是電冰箱、電燈等家用電器,一天竟然要3塊錢的電費!”網友“糖糖Candy”在帖子中表示。
和該網友的經歷相似,在網上記者也查詢到全國其他地方安裝了智能電表出現電費上漲的案例。大家對智能電表計費出現的問題反映強烈。
供電部門:智能電表靈敏度提高但不會出現走的快的現象
對于網友關于智能電表走的比以前快的問題,張立中告訴記者:“智能電表采用全電子式設計,幾乎不受頻率、溫度、電壓及高次諧波等因素影響,計量精度較磁電系表計高,部分電器(如電腦、手機充電器、電視機、機頂盒)雖然不使用,未切斷電源時處于待機狀態,仍然耗電且被計量;另外,今年冬季零下15度左右低溫天氣較往年持續時間也比較長,用戶采暖設備使用頻次、時長也較往年更多、更長,這是形成此問題的主要原因。”
同時,有的客戶質疑表計準確性,張立中告訴記者,目前改造中安裝的智能電表均經過寧夏質量技術監督局授權的寧夏電力計量中心集中校驗,符合國家計量監督標準,如果客戶覺得自己的電表有問題,還可以與計量監督部門聯系,對安裝的電表進行再次校驗,如果確有計量準確問題,供電局會負責退補。
記者實地調查:和以前沒啥區別
真的新安裝的智能電表比以前的表走的快嗎?帶著這個疑問,3月25日,記者走訪了首批安裝智能電表的銀川市新世紀花園桃花源的張大媽。“我覺得和以前也沒啥區別呀。”張大媽對于新電表的感受這樣評價。
張大媽告訴記者,在沒換電表之前她家里的電視、空調、電腦等關機后從來不拔電源,這次換電表的時候工作人員說要拔掉,因為新電表靈敏度高會對這些待機電流有感應。自己就按照工作人員的話做了,感覺和以前區別不大,甚至用電量還少于以前。
和張大媽住一個樓的王大爺家中的情況也與她類似。
供電部門:預交電費方式將多樣化
在采訪中,張立中告訴記者:電力作為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從發電、傳輸、到消費使用都是實時完成的,它不能像汽油、煤炭、天然氣等實物商品就地存儲。電力交易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實現了實時交易。費控電表按照國家規定的目錄電價替用戶進行實時交易,不是預先買入電量的概念,與汽油卡、電話卡、儲值卡一樣,只是在您賬戶名下有一定資金額,費控電表按照用戶實際使用電量實時扣除執行現行目錄電價發生的電費額。隨后,供電企業還將逐步開通多種繳費方式,如電話、網絡、銀行、自助售電機售電等,將來的繳費會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