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電力市場的第一市場機制,要有成本發現功能。理論和實踐都已證明,只有在既沒有壟斷、電力又不短缺、完全競爭的‘理想電力市場’中,發電商才會按全額容量的真實運行成本報價,從而市場才有重要的成本發現和運行優化的功能。反之,在電力壟斷市場條件下,發電商一般都有偏離真實運行成本報價的沖動,以至于市場喪失了成本發現和優化運行功能,也就談不上效率和經濟性了,這種情況國內外已有大量實例。然而要在以邊際成本理論為基礎的傳統電力市場中,建立完全競爭的理想電力市場,在現實的國內外條件下幾乎都不可能,甚至還會引發電力危機。但是我們研究發現,即便在壟斷的和短缺的電力市場情況下,現代電力市場及其當量電價也仍然能夠確保實現理想電力市場才可能具有的成本發現和優化運行功能,并進而奠定現代電力市場的經濟基礎。
現代電力市場的第二市場機制,是在上述成本發現的基礎上,市場能給予發電企業和電網公司動態的、既充分又合理的容量成本自動補償。具有巨大規模經濟性的電力工業和以邊際成本建立起來的傳統電力市場,其市場效率是高的,但其回報并不充分,這將危及電力的可持續發展。如何在上述成本發現功能的基礎上,實現動態的、既充分又合理的容量成本自動補償?現代電力市場的當量電價可實現具有客觀標準和動態可控的補償。事實上,上世紀90年代的后期到本世紀初,西方電力市場就飽嘗其苦,至今沒緩過神來。對于這一問題,政府和很多業內人士至今還估計不足,沒有意識到它的嚴重性。現代電力市場的研究不僅在理論上給予了回答,而且可通過當量電價破解這一難題。
現代電力市場的第三市場機制,要有一個既安全又穩健的電力市場。既便是“寡頭”和“短缺”并存的很不理想的電力市場,也應要求確保電力市場價格的穩定和資源配置的效率和經濟性(即穩健)。目前,國內外傳統電力市場幾乎都是壟斷的,缺電情況也經常發生,由此導致了成本和價格的扭曲,并最終出現電力市場危機。比如2000年持續十個月之久的美國加州電力危機和2006年我國東北電力市場競價上網16天的困境。事實上,在傳統電力市場中,一味降低競價上網的價格上限,并不是真正的市場穩健,因為一旦價格觸及上限,市場便自動退出,非市場的行政干預必將介入,從而不能保證系統運行的效率和經濟性。也就是說,安全了就不經濟,經濟了就不安全。作為一個全球性的難題,其難點在于,要在保持市場效率的前提下實現市場的安全穩定,特別是在壟斷和短缺的情況下確保市場的穩健。現代電力市場及其當量電價的實施不僅可以緩解不良市場行為的影響,而且用獎懲并用的誘導機制,完全制止這種威脅的發生,最終達到電力市場危機的發生概率幾乎為零,實現安全和經濟的辯證統一。目前現代電力市場的安全性已通過微觀數理分析和大量的智能代理仿真加以證實,具有較強說服力。 現代電力市場的第四市場機制,是政府擁有針對電力市場的宏觀、有效的調控手段。現代電力市場主張并落實政府對電力市場的有效宏觀調控,并提供科學的調控手段,在此基礎上做到既充滿競爭活力又安全可靠,還可適應國民經濟的發展需求。 因而在體制和機制上,既不贊成一切通過政府的計劃審批,也不贊成市場的放任自流。當今傳統電力市場的運作要么無法調控,要么就是一切通過官方審批,缺乏有效的宏觀調控機制。在已經發展起來的現代電力市場中,當量電價的成本參考系可以很好地實現國家政府對電力市場既宏觀、又有效的調控。當量電價的參考系既是個有客觀標準的價值標準體系,又是個可調可控并可參照的市場環境。此外參考系還具有補償和懲罰的雙向調控功能,是個新型的價格上限體系,在宏觀層面上進行安全調控的同時,始終保持市場的經濟性和效率,使得現代電力市場成為政府在宏觀上有效可控的、既安全又經濟的新型電力市場。
四大市場機制在全球的傳統電力市場中似乎很難實現,但以當量電價為基礎的現代電力市場,通過科學的理論分析和大量的智能代理仿真數據證明,以上四大市場機制是完全可以實現的。現代電力市場是現代經濟學在電力市場中的應用和發展,其中包含了納什博弈均衡理論在電力市場中的應用,其科學性和前瞻性令人期待。
(作者系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電力市場研究專家,主要從事電力系統規劃和優化、電價理論與方法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