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電力投資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李寧平
中電傳媒記者 馬建勝
記者:您今年的提案關注的是什么問題?對此問題,您有哪些思考和建議?期間進行了哪些調研?
李寧平:我今年的提案主要關注新能源富集區發電調峰電源電價補償政策。近年來,清潔能源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保持了強勁勢頭,在國內能源生產和消費占比中不斷增加。盡管政策不斷向清潔能源傾斜,但新能源富集區風電和光電并網難、消納難問題仍十分突出,調峰火電“窩電”比較嚴重,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巨大壓力。當具有波動性、隨機性和較強反調峰特性的風電大規模接入后,為滿足調峰要求,同區域火電機組只能保持最小開機方式和最低出力,造成“窩電”。給新能源發電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的同時,也令配套的火電調峰企業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失,企業生存困難重重。
我建議國家盡快研究出臺新能源富集區火電調峰電源補償政策,制定促進新能源富集區風光發電配套火電調峰電源電價補償政策和法規;電網企業負責合理安排電力生產和運行調度方式,加速電力外送通道建設,確保新能源發電與配套調峰電源相協調。
記者:中央提出了“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戰略思想,您認為能源電力行業應如何落實,重點推進哪些工作?
李寧平:一要優化能源結構,大力實行能源多元化、清潔化發展,減少對化石能源的需求與消費,降低煤電比重,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效保障能源供給。甘肅水、風、光資源豐富,清潔能源發展潛力巨大,要積極開發水電,大力發展風電等可再生能源。要加快推廣應用清潔發電技術,提高煤炭產業附加值和利用效率,有效保護生態環境。
二要積極轉變能源消費方式。要充分發揮電網的中樞和平臺作用,提高電能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從而實現從低效高碳到高效低碳的轉變。要大力推進終端節能消費,推廣節能技術,實施能源消費總量調控。在能源消費總量受限的前提下,各地區更加主動、嚴格地抑制不合理能源需求,確保高附加值產業優先發展。企業要更加注重技術和管理創新,調整產品結構,有效降低能耗。
記者:在裝機容量不斷增長的同時,我國的電源結構也在不斷變化,您認為怎樣的電源結構是最合理的?對于2015年及“十三五”期間的電源設備利用率,您有何預期?
李寧平:因各省區經濟發展水平和資源稟賦的差異,電源結構的合理性不能簡單地以百分比來界定。總體來看,對于能源利用強度大、經濟發達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及沿海地區,要加快電源結構調整,提高煤炭轉換利用效率,減少污染排放;加強海上風電統一規劃,發展清潔能源;積極推進沿海核電開發建設;重視輸電通道建設,大力引進消納外省區富余電量。對于水電資源富集的西南地區,要加快推進水電基地建設,提高清潔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
對于新能源富集、煤炭儲量大的西部地區,要加快煤電一體化能源基地建設,改變現有煤炭跨區大規模調動、分散利用的格局,利用特高壓輸電技術改輸煤為輸電;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優化火電和新能源布局,實現各類電源協調發展。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今年經濟工作重心仍將集中在全面深化改革和調結構、轉方式上,宏觀經濟可能將繼續探底,有效需求不足,國內電力供需整體寬松,電源設備利用率不會大幅提升。受經濟形勢和政策影響,今年及“十三五”期間,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將會繼續降低,水電利用率波動不大,風電、光伏利用率將穩步提升,鑒于新核準核電項目從建設到產能釋放需要5~7年時間,核電利用率在短期內增幅并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