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獲悉,日前電科院首次嘗試采用“仿人”機器人技術,對電能計量器具進行內部脫落元件、焊點等異物的檢驗檢測,填補了國內電能計量器具自動異物檢測技術的空白。
在電科院的電能表自動檢測線上,一只機械爪抓起待檢測的電能表,將之搖動了一會,然后將其放回原位。“未發現異物,通過檢測。”旁邊的檢測員通報了檢測結果。
據介紹,這臺檢測機器人所具備的“仿人”技術,主要是能像人一樣“用手搖”和“用耳聽”。“‘仿人’技術的主要難度,一是要實現像人那樣多角度、多方向的施力,讓異物檢測沒有死角,且不能損壞表上的鉛封;二是要做到像人那樣‘聽’到異物晃動所產生的微小聲音。”技術項目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在異物發出聲音時,機器人能夠將聲音轉化為幅頻,然后再通過幅頻特征分析技術,來判斷異物的所在。實際檢測表明,不合格電能表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異物造成的,而此前國內所有相關異物檢測,都必須通過人工操作來完成,異物檢測也是目前電能表所有檢測環節中,唯一未實現完全自動化的環節。相關技術的突破,意味著電能表檢測全環節自動化成為現實。 來源:華龍網-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