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算機科學和地理資源共享協調發展的背景下,電網企業逐步進入數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電網業務應用對電網空間信息的應用需求越來越迫切。為了探索電網企業數字化轉型新路徑,中國南方電網廣州供電局積極擁抱“大-云-物-移-智”信息新技術,開展了電力時空大數據云服務平臺的建設和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該平臺綜合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及時空地理信息系統(GIS)等技術,提供面向電網內部和外部用戶的資源云化、數據共享、業務融合的電網時空大數據云服務。該平臺通過統一服務門戶提供開放的、多層次的、即拿即用的、按需調整的GIS資源云服務和信息云服務。該平臺目前已提供基礎地形圖、電網資源專題圖、業務應用專題圖、時空數據分析四大類共100余個服務。除了提供靈活易用的在線制圖,平臺還提供了配置式應用在線開發功能,以及功能豐富的時空數據電力API,降低了業務系統地圖應用門檻,統一了企業空間數據和服務,減少重復采購和開發工作,大幅降低地圖應用類的使用成本。
自發布以來,平臺已支撐了停電監控、95598客服地圖報障、快速復電搶修、應急指揮一張圖、企業運營監控、移動應用主站、網絡規劃、資源管理等應用,積極探索時空大數據技術支撐企業數字化轉型之路。
停電監控
停電監控應用利用空間分析技術和電網拓撲,實現了對全電壓等級停電事件的實時分析和空間渲染,從而實現了對全區域全電壓等級設備停電事件的實時監控、分析、統計、可視化等應用,管理人員和生產人員通過該監控平臺實時了解區域電網事件和處置情況,為停電事件處理提供輔助決策依據,縮短用戶停電時間,提升用戶用電服務質量。

停電事件監控
95598客服地圖報障
95598客服地圖報障應用基于語音識別、標準地名地址庫、智能搜索引擎、空間研判分析、移動應用等技術,打通了營銷、生產、調度、快速復電等多個業務系統接口,實現信息快速傳遞和共享,實現停電事件影響地理范圍實時渲染、精準定位、停電原因輔助研判、搶修工單自動派發、搶修進度實時反饋。用戶通過微信、電話等渠道自助報障,解決了以往用戶報障位置無法精確定位、搶修工單轉單派發時間過長、搶修進度無法及時反饋等問題。

報障輔助研判
快速復電搶修
通過搶修班組的空間化網格化管理,實現了全渠道用戶工單的自動流轉派發,大幅縮減工單流轉時長,提升復電搶修工單派發準確性,節省搶修復電時間。同時與移動應用相結合,實時反饋現場搶修進度,用戶和客服人員及時獲取復電進度,提升了用戶滿意度。

搶修工單進度與軌跡管理
應急指揮
實現設備、氣象、停電事件、物資、預案、車輛、人員等多源全方位空間信息的一張圖統一管理和指揮調配。提升了企業對自然災害、處置突發事件、保障重大活動等所需的應急指揮能力。

應急指揮氣象專題
移動應用及主站
通過平臺提供的移動GIS開發組件,能夠快速構建基于LBS的移動業務應用,在現場位置采集、資源核查、現場進度反饋等方面廣泛應用。其中基于移動終端的快速復電、基建工程、物流等專業應用,取代傳統現場紙質作業表單,大幅提升了工作反饋及時性和工作效率。移動應用主站實現了對企業內部各專業現場移動作業的數據匯聚、監控和可視化管理。
資源管理與網絡規劃
基于GIS實現主配網設備資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統一的圖模數據服務于規劃、基建、生產、調度、營銷等專業。通過整合現有網架、營銷業擴需求、線路及設備負荷、規劃網格等多專業數據,在空間上進行融合分析,應用于配網規劃方案制定,配網工程規劃、配網工程后評估等業務。

二三維一體化電網資源管理
平臺還制定了一系列數據技術規范,統一了各專業領域的時空數據接入和專業應用開發標準,通過讓時空服務切入更多業務場景,將數據轉化為切切實實的生產力。
電力時空大數據云服務平臺不僅能夠體現GIS技術與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輪技術革命相結合,更為傳統應用帶來增值和新應用模式的能力。目前,電力時空大數據云平臺已成為電力企業數字化轉型有力助推器。
10月15-16日,主題為“GIS——助力世界可持續發展的智能神經系統”的2019年易智瑞用戶大會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會上,將公布2019年度最佳應用獎并現場頒獎。南方電網廣州供電局電力時空大數據云服務平臺作為今年的獲獎應用之一,屆時將在會上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