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對峙
????丹麥LM公司是案件中的關鍵,該公司是全球風力發電機葉片三大制造商之一,已在烏魯木齊、天津落戶。1998年9月,LM公司向我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風力機預彎葉片發明專利,2004年4月被授予發明專利權(專利號98808849.5)。
????但是,一年后此專利權受到了中國企業的質疑。2005年5月,上海玻璃鋼研究院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LM公司的風力機預彎葉片發明專利無效。復審委員會于2006年7月宣告該專利無效。
????但LM公司隨即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訴訟,要求恢復該專利。2007年4月,北京市一中院判決,撤銷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對LM公司發明專利無效的決定。
????上述判決并不能讓知識產權局復審會和上海玻璃鋼研究院信服,它們隨即聯合上訴,堅稱LM專利無效。目前,雙方正在等待法院的開庭。
????上海證券報兩次致電上海玻璃鋼研究院,相關人員都表示,在官司沒有定論之前不接受采訪,不過他聲稱,“丹麥LM公司風力機預彎葉片不屬于專利,在其申請以前,我們就已經有了?!鄙虾2Aт撗芯吭菏巧虾J懈咝录夹g企業。其自主開發的玻璃鋼/復合材料和特種無機非金屬材料產品主要有風力發電機葉片、軸流風機葉片等。
????高額專利費
????在這場看似平淡無奇的官司背后,隱藏著巨大的經濟利益。
????據風電專家施鵬飛介紹,風機葉片是風電設備的核心部件之一。風機葉片預彎是將葉片外形前彎,以免葉片旋轉時打到風機塔上,37米長、1.5兆瓦風機都要運用到這一專利。如果葉片不設前彎的話,現有風電機組必須做非常大的改動。隨著我國風機設備的發展,1.5兆瓦風機正在成為我國主力風機。
????上海玻璃鋼研究院與LM公司的專利糾紛引起了風電界的關注。2007年4月底,在北京市一中院作出了撤銷LM公司風機預彎葉片專利無效的決定后,上海玻璃鋼研究院、中國復合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中航(保定)惠騰風電設備有限公司、北京玻璃鋼研究設計院、華翼風電葉片研究中心和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鑒衡認證中心共同寫了一份材料,希望此官司能夠引起國家相關部門關注。
????該材料稱,今后國內大型風力機葉片不可避免地采用LM專利所覆蓋的預彎技術,所以該專利權將使我國制造企業在與外商競爭中處于極不利地位,最終將導致我國葉片制造退出該領域?!癓M公司發明專利在中國存在,將使中國的風能發展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
????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巖評價說,如果LM打贏了官司,中國DVD行業每年向國外交納大量專利費的事情將在風機制造領域重現。????爭議焦點
????那么,誰能贏得這場官司呢?
????上海步界律師事務所谷東燕代理過多起專利官司。她告訴記者,專利三個必備特點是具有新穎性、實用性和創造性。從這個案例來說,上海玻璃鋼研究院很可能是以“沒有新穎性”為理由,要求撤銷LM的專利。所謂沒有新穎性,即專利在申請日之前,即已被使用過,或者發表過,或在國際展覽上公開展出過。如果上海玻璃鋼研究院提交了這方面的證據,專利復審委員會可能會據此撤銷LM公司的專利。在接下來的官司中,上海玻璃鋼研究院和LM公司爭論的焦點可能也在專利是否有新穎性。
????據介紹,LM公司曾在德國也申請過該專利,在2003年,專利被德國專利商標局宣告無效。業內人士表示,德國經驗至關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曾收購德國風電企業的中國復合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也積極投身到LM專利糾紛事件。2007年1月,中國復合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在德國收購了一家風電企業,通過從NOI公司成套引進1.5MW大型風力發電機風輪葉片的生產技術和關鍵設備。目前項目一期工程已經在位于連云港的中復連眾復合材料集團有限公司開工建設。
????據外界稱,LM公司葉片發明專利與中國復合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利益攸關。記者曾致電中復集團,希望采訪,被對方拒絕。
????
????風機設備市場份額每年超百億
????我國風電事業始于二十年前。截至2005年底,中國風電總裝機容量僅126萬千瓦。“十一五”期間,風電開始加速,2006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相當于以往20年總和。而按照國家規劃,到2020年,全國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000萬至3000萬千瓦。預計未來風電設備市場份額將高達1400億元至2100億元,即每年有超過百億的市場。電力設備制造商紛紛爭搶風機制造蛋糕。
????風機在室外運行,需要適應多變、惡劣的天氣。風電設備制造是一種高科技產業,而且生產相對集中在少數大企業。在我國制造業相對落后的情況下,我國風電絕大部分靠進口,國內僅有新疆金風科技公司實力較強。我國一些非常有名的大企業曾嘗試進入這一行業,最后無果而終。有關數據顯示,2005年風力發電設備新增市場份額中,國內產品占28%。
????而且,國內風機生產關鍵技術基本依靠技術轉讓,即與國外公司簽訂技術許可合同,再自行消化生產。中國還沒有完全自主研發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