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海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海南電網公司堅持以民為本,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加強科學管理,走在全國前列,實現四個率先,拓寬了農民致富的路子。今年上半年,全省505萬農民生產生活用電量達9.12億度,同比增長了四成六,這是因為海南農村電價格從過去的每度1.284元降低到今天的0.6 元。今年1至6月,海南電網公司又給全省農民減負電費2.22億元,使全省農民得到連續9年減負讓利17.22億元。從而拓寬了農民用電的領域,開辟了農民增收的新渠道,推動了農村經濟發展。因為村村有了電,全省整體實現了廣播、電視、電話村村通。
率先創新管理體制。陸地面積只有3.4萬平方公里的海南省,有農業人口500多萬,是個農業用電小省。但由于過去各級政府和公司多頭重復管電,重設電管機構,自行決定電價,隨意擴編管理人員,造成管理體制混亂,亂收費嚴重,加重了農民的負擔。1998年前,全省各市縣和鄉政府在307個鄉鎮中設立了266個鄉鎮電管站,招收鄉鎮和農村農電從業人員共有10645人。而他們的工資都是從收取的電費中開支,由農民承擔。因此,部分農村電價每度高達到5元多,當時全省農村平均每度電的電費為1.284元,嚴重挫傷了農民用電的積極性,當時有3個鄉鎮340個自然村的農民不愿主動通電。1998年全省農村用電量僅有3.4億度,相當于2007年上半年的三分之一。
近幾年來,海南農電改造從體制創新入手,徹底改變了海南農村電力落后的局面。2002年5月,海南電網公司完成了將全省各市縣供電公司全部改造為統一核算的分公司的體制。撤銷了全省266個鄉鎮電管站,由海南電網公司統一管理,2800多名農村電管人員經電網公司公開競聘考核上崗,清退了7800多名吃皇糧的電工。對考試合格的人員購買養老、醫療、安全等五種保險。改變了他們過去非農非工的身份,調動了他們管好農電的積極性和責任心。也大大降低了農村用電成本。調動了農民用電的積極性,為建設新農村帶來了光明。倪潮芳是海南省白沙縣衛星農場香蕉種植大戶,原來總是拖著不肯繳電費的“老賴”,如今變成繳費積極分子了,只要一到月底,他準是全農場第一個要去繳電費的。因為今年有電能保障,倪潮芳把6臺柴油抽水機全淘汰了,一口氣換成了全新的電動馬達,5個月下來,他的1000多畝香蕉園因為灌溉成本下降,節省開支6萬多元。
率先健全長效服務機制。海南電網公司從改造農村電網一開始,就把服務作為考核工作的內容和標準,對農村用戶全面實行電價、電量、電費“三公開”,銷售、抄表、收費、服務“四到戶”,電價、抄表、發票、核算和考核“五統一”的基礎上,全面施行供電服務十項承諾,認真落實農電服務限時辦結制和首問負責制,建立了一整套的長效服務機制。并建成了覆蓋全省農村地區的“95598”專用電話客戶服務系統,推行城鄉供電服務統一標準,給廣大農戶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2004年以來,累計投入1167萬元用于營業窗口規范化建設,全省110個鄉鎮供電營業窗口達到了南方電網制定的規范化標準。從2005年12月開始,海南全省城鄉同時開通“95598”客戶服務熱線電話后,廣大農民明顯感到電力服務更方便快捷了。今年3月8日,在瓊海市嘉積鎮溫泉村村民鄭家安打電話給在市供電公司工作的親戚符某,說家里線路出故障停電了,想找人幫忙。由于當時抽不開身,符某就讓鄭家安打95598客戶服務電話。鄭家安撥打這個供電服務熱線不到20分鐘,供電維修人員就上門來了,并很快把故障排除。
率先完成全省村村通電。為了支持農業經濟發展,從1998年以來,海南電網累計投資21.7億元用于農村電網建設。2007年上半年,海南電網公司又追加投資2.5億元,打響了全省一張網供電的圍殲收尾戰。使海南農墾的56個農場和國家僑辦在瓊的5個華僑農場也全部完成了電網改造,徹底解決了50多年來電力不夠的問題。2005年,強臺風“達維”嚴重毀壞海南農村電網,南方電網舉全國電網之力量支持海南抗險救災。電網公司累計投入1.27億元資金,及時修復10千伏線路1296條,有效提高了農村電網抗災能力。
目前,全省縣級電網全部實現雙電源供電,110千伏變電站實現“一縣一站”,沿海鄉鎮基本實現擁有一座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的目標,10千伏線路供電半徑基本控制在國家規定范圍內。農村電壓合格率由過去的70%提高到98.14%。
率先實現全省城鄉同網同價。兩改一同價:農村電力體制改革、農村電網改造、城鄉同網同價,全國實施了九年多時間,但目前作為一個省,全省整體實現“兩改一同價”、全面實現城鄉供電管理一體化的省份首先是海南省。
自“兩改一同價”以來,海南全省農村電價從1998年的每度1.284元降至0.6元,9年來累計減輕農民用電負擔17.22億元。農網綜合線損率由過去的54%下降到13.2%以下。電價的下降極大刺激了農村用電量,2006年,全省農村用電量比1998年增長了3.46倍,農村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長了8.77倍,同時也帶動了漁業、畜牧業、蔬菜、水果等優熱帶農業迅速發展。2007年上半年全省農村生產生活用電量達9.12億度,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8%。
五指山、瓊中等市縣山區過去因為沒有電,無法打機井,長期吃地表水的40多萬農民,如今家家有了機電井,用上了干凈安全的井水,保證了農民的健康。
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海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海南電網公司堅持以民為本,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加強科學管理,走在全國前列,實現四個率先,拓寬了農民致富的路子。今年上半年,全省505萬農民生產生活用電量達9.12億度,同比增長了四成六,這是因為海南農村電價格從過去的每度1.284元降低到今天的0.6 元。今年1至6月,海南電網公司又給全省農民減負電費2.22億元,使全省農民得到連續9年減負讓利17.22億元。從而拓寬了農民用電的領域,開辟了農民增收的新渠道,推動了農村經濟發展。因為村村有了電,全省整體實現了廣播、電視、電話村村通。
率先創新管理體制。陸地面積只有3.4萬平方公里的海南省,有農業人口500多萬,是個農業用電小省。但由于過去各級政府和公司多頭重復管電,重設電管機構,自行決定電價,隨意擴編管理人員,造成管理體制混亂,亂收費嚴重,加重了農民的負擔。1998年前,全省各市縣和鄉政府在307個鄉鎮中設立了266個鄉鎮電管站,招收鄉鎮和農村農電從業人員共有10645人。而他們的工資都是從收取的電費中開支,由農民承擔。因此,部分農村電價每度高達到5元多,當時全省農村平均每度電的電費為1.284元,嚴重挫傷了農民用電的積極性,當時有3個鄉鎮340個自然村的農民不愿主動通電。1998年全省農村用電量僅有3.4億度,相當于2007年上半年的三分之一。
近幾年來,海南農電改造從體制創新入手,徹底改變了海南農村電力落后的局面。2002年5月,海南電網公司完成了將全省各市縣供電公司全部改造為統一核算的分公司的體制。撤銷了全省266個鄉鎮電管站,由海南電網公司統一管理,2800多名農村電管人員經電網公司公開競聘考核上崗,清退了7800多名吃皇糧的電工。對考試合格的人員購買養老、醫療、安全等五種保險。改變了他們過去非農非工的身份,調動了他們管好農電的積極性和責任心。也大大降低了農村用電成本。調動了農民用電的積極性,為建設新農村帶來了光明。倪潮芳是海南省白沙縣衛星農場香蕉種植大戶,原來總是拖著不肯繳電費的“老賴”,如今變成繳費積極分子了,只要一到月底,他準是全農場第一個要去繳電費的。因為今年有電能保障,倪潮芳把6臺柴油抽水機全淘汰了,一口氣換成了全新的電動馬達,5個月下來,他的1000多畝香蕉園因為灌溉成本下降,節省開支6萬多元。
率先健全長效服務機制。海南電網公司從改造農村電網一開始,就把服務作為考核工作的內容和標準,對農村用戶全面實行電價、電量、電費“三公開”,銷售、抄表、收費、服務“四到戶”,電價、抄表、發票、核算和考核“五統一”的基礎上,全面施行供電服務十項承諾,認真落實農電服務限時辦結制和首問負責制,建立了一整套的長效服務機制。并建成了覆蓋全省農村地區的“95598”專用電話客戶服務系統,推行城鄉供電服務統一標準,給廣大農戶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2004年以來,累計投入1167萬元用于營業窗口規范化建設,全省110個鄉鎮供電營業窗口達到了南方電網制定的規范化標準。從2005年12月開始,海南全省城鄉同時開通“95598”客戶服務熱線電話后,廣大農民明顯感到電力服務更方便快捷了。今年3月8日,在瓊海市嘉積鎮溫泉村村民鄭家安打電話給在市供電公司工作的親戚符某,說家里線路出故障停電了,想找人幫忙。由于當時抽不開身,符某就讓鄭家安打95598客戶服務電話。鄭家安撥打這個供電服務熱線不到20分鐘,供電維修人員就上門來了,并很快把故障排除。
率先完成全省村村通電。為了支持農業經濟發展,從1998年以來,海南電網累計投資21.7億元用于農村電網建設。2007年上半年,海南電網公司又追加投資2.5億元,打響了全省一張網供電的圍殲收尾戰。使海南農墾的56個農場和國家僑辦在瓊的5個華僑農場也全部完成了電網改造,徹底解決了50多年來電力不夠的問題。2005年,強臺風“達維”嚴重毀壞海南農村電網,南方電網舉全國電網之力量支持海南抗險救災。電網公司累計投入1.27億元資金,及時修復10千伏線路1296條,有效提高了農村電網抗災能力。
目前,全省縣級電網全部實現雙電源供電,110千伏變電站實現“一縣一站”,沿海鄉鎮基本實現擁有一座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的目標,10千伏線路供電半徑基本控制在國家規定范圍內。農村電壓合格率由過去的70%提高到98.14%。
率先實現全省城鄉同網同價。兩改一同價:農村電力體制改革、農村電網改造、城鄉同網同價,全國實施了九年多時間,但目前作為一個省,全省整體實現“兩改一同價”、全面實現城鄉供電管理一體化的省份首先是海南省。
自“兩改一同價”以來,海南全省農村電價從1998年的每度1.284元降至0.6元,9年來累計減輕農民用電負擔17.22億元。農網綜合線損率由過去的54%下降到13.2%以下。電價的下降極大刺激了農村用電量,2006年,全省農村用電量比1998年增長了3.46倍,農村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長了8.77倍,同時也帶動了漁業、畜牧業、蔬菜、水果等優熱帶農業迅速發展。2007年上半年全省農村生產生活用電量達9.12億度,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8%。
五指山、瓊中等市縣山區過去因為沒有電,無法打機井,長期吃地表水的40多萬農民,如今家家有了機電井,用上了干凈安全的井水,保證了農民的健康。